第22部分 (第1/4页)

妄议朝政本就是大罪,邀月居那是皇帝特赦的,自然没有什么关系,但无忧在家里说,又是个女儿身,这事可就不是小事了,被皇帝知道那是要砍头的,就是诛灭九族也不为过。

因为,她竟然猜中了皇帝的心思,皇帝曾经单独召见他,私下里议论此事,想要让他和二弟为主副帅,狠狠地打击一下梁人的嚣张气焰。

那些梁人猪狗不如,竟然在攻击边城后,烧杀抢掠,进行屠城行为,将本朝子女当成牛羊,这样毫无人性的行为,自然不能容忍,他也和皇帝表明心意,愿意前往,身为军人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只是此事尚属绝密,没有任何风声传来,父亲知不知道,他不清楚,但父亲必然是清楚的,他老人家在朝堂一辈子了,什么看不透,但无忧这般年纪,却很看透,那就不是小事了,因为这事,他连二弟都没说,除了他和皇帝应该没有人知道,即使想父亲这样的人能看得出来,但也绝不会透露半点风声,这是国家大事,没有人有这个胆子,这后果不是谁能承担的。

也就是说,这些是无忧自己悟出来的,这太危险了,自古伴君如伴虎,天威难测,若是皇帝知道这样的小丫头能猜出他的心思,那么只有两条路可供无忧选择:一是,白绫一根,二是,入宫伴驾,而这两条,其实还是一条路,死!

王家已经处于权力的顶峰,若是再出这么个聪明绝顶的妃子,只怕到时王家要亡,而无忧自然也要亡。

他决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大舅舅,无忧本不愿意妄议朝政,但事关大舅舅和二舅舅的性命安全,无忧拼着脑袋不保,也要将心头肺腑之言,说与大舅舅听。”无忧想到王大爷,王小爷或许此去一去不回,眼泪就霹雳巴拉的掉下来。

“傻孩子,莫慌,此事重大,还是请父亲来做主吧!。”王大爷先帮无忧擦干眼泪,无忧的心慌,害怕,恐惧,在此刻他都能感受到,这孩子是真的担心他和二弟:“父亲来了之后,你只管将心头话说出来,不要怕,慢慢说就是了!”

无忧点头,擦干眼泪,她知道王大爷这样说,已经是不易了,他是信了她几分。

王大爷打开书房的门,示意无忧在这里等他,他叫了李氏,又让人请了相爷过来:王家出了无忧这样奇女子怎么不让相爷知道,而且他也想让相爷来为下面的事做决定,他已经感觉到无忧下面的话,绝对不会是小事,他一个人做不了相府的主。

此事只怕攸关相府生死荣辱,还是请出相爷来做主。

而独留书房的无忧,一颗心忐忑不安,她不知道相爷会信她几分?

也担心,自己重生,会不会被王相爷看出破绽,若是看出破绽,他们还能接受这样的无忧吗?

还能吗?

无忧的脸色苍白如雪,无助的闭上眼,却还是咬牙,坚定要讲出下面的话,即使看出破绽,不肯接受她又怎样,只要大舅舅,二舅舅没事,外祖父自然也会长寿,那她就是被当成妖孽烧死,沉潭,还是怎样,都无所谓了。

王家是她心里的家,大舅舅是她心里的父亲,李氏是她心底第二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家,为了心底的父母,为了疼爱她的外祖父,为了二舅舅,她宁愿承受一切的苦痛。

无忧心下主意已定,双眼再睁开时,灼灼如华,里面荡漾着坚定的决心:此生,她只为守护亲人而生,逆天又怎样,什么样的惩罚她都愿意承受。

第五十四章 祖孙打赌(二更合一)

无忧刚睁开眼睛,王相爷就到了,李氏侍候着王相爷用茶,退了出去,却还是不放心的瞄了一眼。

今日的气氛过于诡异,她总有一种暴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一颗心惶惶不安。

李氏退去,偌大的书房只剩下无忧,相爷和王大爷三人。

无忧站起身来,忐忑不安的看了一眼王相爷:“外公!”

王相爷一身冷哼:“妄议朝堂之事,无忧倒是长本事了。”

无忧忙道:“外公,你知道无忧与大舅舅情同父女,对大舅舅的事一向上心,所以才留意了几分。”

王相爷却是不信,“你都能随意进出邀月居了,还能没本事!”

王相爷说是气,倒不如说怕,这丫头心思灵活是好事,但是太过聪明了,就未必是好事,常言到,聪明反被聪明误,何况她所猜测的非常之事,而是帝王心。

古来帝王多疑,有几位帝王能容忍自己的心思被人看透,何况是这样的小丫头?

若是无忧今日的话,被有心人传到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