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 (第1/4页)

黑田家的明国人还在增加,人数已经达到了近十万人。黑田家之前给与明国人的土地,一共也就只有八千石,而且这其中还包括黎明信缘、徐惟学、李三宝他们的封地。可以说黑田职隆在这一点上,给了黑田职高一些面子,但是却显得非常小气。毕竟是异邦之人,黑田职隆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的。

虽然黑田家并没有给明国人增加土地,但是明国人向来都是勤劳勇敢,而且聪明肯干的一个优秀的民族。他们既然不能够通过土地,至少之后去的大部分人不能够通过土地获得自己的吃食,那么他们就只能够通过其他的各种办法,在现有的土地之外养活自己。

比如新来到播磨国的,有一部分的明国人,他们离开了土地,进入了黑田家的工坊区,从事技术工作。还有部分的明国百姓,进入了黑田家在播磨国的各个城下町,甚至是备中国的城下町,做着各种手工业的事情,靠着做农具、打铁、做明国食物,来混口饭吃。

因为明国人勤劳能干,而且做出来的东西,确实是比之前黑田家的本地领民生产的,质量更好、样式更新、更加的实用,所以在黑田家领内的城下町,很快就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因为明国人的涌入,确实会断了原来城下町一些人的财路,但是要知道,黑田家对于商业的保护是很严格的。所以暂时还真的没有出现,什么伊比利亚人烧温州人鞋城这样过激的事情来。

不过明国人的涌入,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黑田家的原有从事手工业的领民,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或者是想办法作出新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市场被分割的情况下,保证自己原有的收入。单纯这样看来,明国人的存在,也还真的是一件好事。

正是因为这样,黑田家的领内悄悄的出现了,重视手工业新发明的苗头。对于这一点,即使是黑田职高自己都不知道。不过这个现象最后会引起什么,谁也不知道。

黑田家领内明国人的数量在增加,同时领内的倭国百姓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长。

黑田家这两年在领内,慢慢的开始宣传推广,由黑田职高和延寺全宗共同撰写的(实在是无耻),简单的卫生和健康手册。因为五公五民的原因,黑田家的领民基本上生活都开始好了起来,所以领民们在各地奉行官的讲解之下,也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了,自然对这些小知识比较感兴趣。

这样的结果是,黑田家领内的自然出生率开始慢慢的上升,加上粮食产量的保证,黑田家领民数量已经达到了近百万,而且这个数字即使不加上流民,也在以每年两三万的数量在增加。在战国乱世之中,黑田家的领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二,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数字了。

至于流民,因为最近近畿和西国都相对比较和平,所以倒是没有多少前来黑田家,不过各方势力派来的奸细,倒是被黑田家抓住杀了不少。

如果非要说黑田家领内,大规模的人口移动的话,估计就只能说那些被黑田家俘虏来的战俘了。

他们在黑田家的次战斗中,被俘虏了过来,而且被投了到了各项繁重的劳动中去,为黑田家的各项基础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功劳。如果能够通过两年的劳动活下来的,黑田家都按照许诺给了他们百姓的身份,当然也有进入黑田家军队,继续从军的。

他们成为百姓之后,就由黑田家为他们联系在原生活地的家人,只要愿意过来,都会被接到黑田家,一起生活,这样被接到黑田家的百姓,倒是陆陆续续的有上万人之多。毕竟黑田家的五公五民的税收政策,相比别家大名确实好了不少,所以这些人也愿意到黑田家生活。

在俘虏们的努力劳动下,黑田家领内的道路体系算是初步建立起来了。不敢说每一个村子都有联通的道路,但是至少每国的重要城市之间,都已经被宽阔的道路连贯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三十章俘虏的贡献

不敢说领内每一个村子都有联通的道路,想要村村通,那是现代才能够做到的事情。但是至少黑田家所有的,每国的重要城市之间,都已经被宽阔的道路连贯了起来。

这些道路相对来说非常的平整、宽阔,可以容六匹骏马并排行进。大部分的路面是采用的碎石子加上搅拌的泥土、细沙筑成。然后在道路的两边还有相配套的,高于路基的石质围栏,避免水土流失。每段路上还有数个排水的小水槽,避免路面滞水。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黑田职高可能是这个时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