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部分 (第1/4页)

这封信我先给你们送去戚昌国达人那里,至于之后戚昌国大人会不会见你们,会给你们回什么话我都不敢跟你们保证,不过事情我肯定会能办到这,这一点你们可以放心。”汤广明对着他们几个年轻人说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谢过汤大人。”

“还有就是这五两银子,我是万万不敢收的,毕竟戚昌国大人还是我的恩人,为他做点事情我是乐意之至的。”

说着汤广明就将五两银子又退回给了徐伏波,徐伏波还是将银子又还给了汤广明的手中。

“汤大人,请万万不要推脱,要知道你能够为我们做成此事,也看来要冒一定的风险的,我们不能够让汤大人白做,这五两银子就算是我们作为朋友认识的一个见面礼,做事还是算大人帮了我们一个忙如何。”

汤广明看到徐伏波如此会做事,也是点了一下头说道:“既然这样,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

之后汤广明和他们留下了联络的方式就离开了,并且跟他们说自己下午也不当值,所以很快就会给他们回消息,希望他们放心。

对此罗思源还是对其表示了一定的感谢,并且承诺在事成之后,也不再给他什么重谢,而是请他吃一次酒席,对此汤广明还是非常乐意的,如果说在收钱就显得他有些不大气,毕竟是戚昌国的朋友。

而且万一他拿钱的事情被别人发现,到时候很有可能会对他自己不利,他也不是完全没有心眼的人,所以他还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

汤广明当天中午就在内城,找到了已经从位置上回来休息的戚昌国,并且将那一封戚继光的亲笔信交给戚昌国。

戚昌国虽说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但是在官场上混了很久了,也知道既然是秘信,就不应该让汤广明知道其中的内容,他先看了一下信上的封签,表面上看没有任何的问题,说明汤广明没有动过,毕竟汤广明是他得力手下,他也是信得过的。

第一百二十七章贵客

戚昌国虽说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但是在官场上混了很久了,也知道既然是秘信,就不应该让汤广明知道其中的内容,他先看了一下信上的封签,表面上看没有任何的问题,说明汤广明没有动过,毕竟汤广明是他得力手下,他也是信得过的。

罗思源信中给他写的种种,他也对于现在那些想要求见自己的人,心中有了一个数衡量,再三思虑之后,他决定下午的时候和汤广明一起去见见这几个人,好和他们仔细聊聊。

戚昌国随着汤广明来到了承天门外罗思源他们落脚的地方,见到了这几个年轻人,当看到这几个人的时候,戚昌国还是还是楞了一下。

他知道前来的乃是倭国的觐见使者,但是没有想到一个个都这么的年轻,要知道两国之间进行交往,自当是拍一些成熟稳重的外交之人,才能够显示出对于对方的尊重。现在倭国派的就是这些年轻人,难道说不怕当今圣上不快吗?

戚昌国看到这几个人之后,知道在汤广明看来这几个人就是前来找自己帮他们解决事情的,但是又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于是他也不准备在汤广明的面前和他们有什么太过的接触,免得有其他的什么事情发生,汤广明虽说表面来看可以信得过,但是毕竟还是外人,有些东西还是自己知道就好了。

“我等见过戚昌国大人”罗思源见到戚昌国的第一时间,就带着众人对他行礼道。

罗思源为什么能够认出戚昌国呢?因为他和戚英长得实在是太像了,不说九成像,至少八成是比较相像的,所以才能够被一眼认出来。

“你们就是此来的几位贵客是吧!因为我人在内城,使得你们不能第一时间被招待,倒是我照顾不周了。”戚昌国笑着说道。

这戚昌国乃是戚继光三子,目前才二十八岁,但是已经是锦衣卫的指挥使了,全权负责皇帝的安全和对文武百官、地方的监察工作,穿着黑色的蟒袍,腰配蟒玉佩和绣春刀,这两个物件都是皇上亲赐之物,以表彰他的救主之情。

蟒袍是一种皇帝的赐服,穿蟒袍要戴玉带。蟒袍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

明《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二说:“蟒衣如像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耳。”

《明史舆服志》:“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绣蟒于左右,系以鸾带。……次则飞鱼……。单蟒面皆斜向,坐蟒则正向,尤贵。又有膝者,亦如曳撒,上有蟒补,当膝处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