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 (第1/4页)

陈曦真道:“我军北上抗金,太原左近百姓定会襄助,民夫之事不必担忧,定然是从者甚众的。只要我军沿汾水结下硬寨,粮草器械供应无缺,我军有地利、弓弩火器之利,就算只靠三万军马,也足以与金军周旋。”众人皆是赞同这个办法。

三娘又道:“此去除了解太原之围外,还要放手发动军民百姓,务必教我军在山西占住脚跟,扩充地盘,这般才能算是在山西布下一枚棋眼。”林冲等人皆是躬身领命。

当下商议定了,林冲等人便即告辞而去,三娘自命孙二娘、琼英等女营兵马也准备拔营。

两天后,三娘领张叔夜、孙二娘、琼英并女营数千兵马乘张顺所部水军战船沿水路返回山东路,林冲自领三万军马渡河往太原而去,张顺分出一支水军护送粮草辎重言黄河北上,自河津入汾水水道也往太原而去。

却说太原这边,去岁金军南侵太原,十二月八日,童贯逃离太原。十二月十八日,一路势如破竹的金朝西路军攻破石岭关,前锋已进抵太原城下,西军大将麟府折可求、鹿延刘光世等部以共计四万人的兵力救援太原,在太原城外的汾河北岸被金军击败,损失一万余人后溃散。

金军西路军完颜宗翰所部长驱太原城下,原本想着可轻易攻下太原,却没想到在太原城下受到顽强阻击。而此时的太原,仅有宋将王禀率领的胜捷军三千人。胜捷军是童贯负责西北边防时为自己招募的一支数万人的亲军,行伍出身的王禀从一名普通的士卒逐步擢升为宣抚司的都统制,在跟随童贯镇压方腊起义后北伐辽国,败于白沟,及至童贯逃离太原,留他为副都总管负责守城。

金军攻太原,在河东宣抚使张孝纯、大将王禀率领下,在太原土城之内,筑起重城,土城之外,挖掘战壕,百姓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皆发给武器,分派地段,昼夜守城,城中存粮实行配给,不分贫富,均按人头每日供应。

北宋时由潘美修筑的太原古城,周长仅十里,南北为云路街至后小河,东西是桥头街抵水西门。张孝纯坐镇府中,王禀每日在城墙上督率守城。

宗翰率领金兵轮番攻城,当时攻城的云梯、偏桥、抛石车等武器,被金兵全部用遍,汾河边稍大点的石头都被金兵用完,但都被太原军民击退。宗翰无奈,只好将太原城团团围困,城外构筑堑壕,用鹿角连营,把太原城围的铁桶一般,断绝了太原城对外的所有通道。直至靖康元年二月,太原城已经被围困三个多月了,城内军民无不翘首以盼朝廷援军。(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太原城军民拒降 汾水河援军鏖战

太原军民久盼朝廷援军,到了靖康元年正月下旬,没有等来援军,却等来了朝廷的旨意。正月下旬这天,宋廷和金兵议和达成后,东路金兵尚未从开封退兵,宋廷便派大臣路允迪到太原宣谕,要教太原军民让出城来。

路允迪到太原城后,宗翰让出一条通道,送其到城下,王禀派人用吊篮将路吊入城中。在城南的开远门上,路允迪对太守张孝纯、总管王禀及守城军民宣读圣旨。

城内军民皆是目瞪口呆的听完了这份屈辱的旨意,路允迪方才念罢,王禀立即仗剑而起,厉声喝道:“国君应保国爱民,臣民应忠君守义,现太原军民以大宋国为重,宁死而不作金鬼,朝廷竟如此弃子民于不顾,何颜见天下臣民,太原军民坚不受命,以死固守。”城上军民皆手握兵器,振臂高唿:“我等愿随王总管坚守太原,与城共存,决不退却!”

一众军民皆怒视路允迪及随从,路允迪羞愧满面,缒城而下。宋廷这趟不但向太原派出了使臣,同样被割让的中山、河间两镇也派出了使臣,但结果都一样,中山与河间两府军民也都拒绝了这份屈辱的圣旨。

城外金军闻讯后,恼羞成怒的完颜宗翰当天又挥军勐攻太原,太原军民与金兵展开血战,数次击退金兵。见得守军众志成城,出师已近半年的金朝西路军此时已是日益疲弊、粮草不济,完颜宗翰用“锁城法”构筑重重工事将太原团团包围,留下大将银术可继续围城,自己则率领主力撤回大同。

完颜宗翰北归后,勐将银术可扫平了太原外围州县,以偏师先后夺取文水、西都谷、祁县、太谷、盂县,并击败了救援太原的宋军地方部队樊夔、施诜、高丰等部。随后金军在太原城外箭和炮石发射不到的地方,沿城筑起堡垒,断绝内外交通,使太原城成了一座孤城。

二月中旬,眼见金军锁城,断绝太原内外交通,这天张孝纯与王禀登城远望,只见金军城外堑壕壁垒延绵不绝,太原四周都无援军踪影,张孝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