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部分 (第1/4页)

李纲道:“正是,听闻鲁王世子扈宗明,虽年齿尚幼,不过五岁,但天资聪颖,得闻已经四书五经皆会背诵,将来定是个安邦定国的明君,只要鲁王将来不再成婚,咱们便扶定这个天命之子,开国立朝,延续汉统,又有何不可?”

宗泽听了许久,长叹一声后道:“若鲁王将来真能不再成婚,免去那外戚之患,扶定鲁王世子,我也不是不能接受禅位劝进。”听了这话,种师中、李纲二人心头大喜,宗泽总算是转变过来了,当下种师中道:“这个自然,听闻鲁王自从寡居之后,已经绾发立志,终身不再嫁,平素对任何男子都不假辞色,当然不会再嫁。”

宗泽摇头道:“此事你我说的都不作数,传闻也未必可信。我也不想看到好似前朝武则天那般,到后来任用男宠的局面出现,是以最好便是鲁王能当众表明心迹才是。”

李纲笑道:“此事易耳,我等三个便上书,请天子下旨赐婚给鲁王,稍作试探便是。鲁王劳苦功高,天子乃是女子,下旨赐婚给鲁王也算顺当。”

三个老家伙越商量越不成话,于是一封奏表三个便联名上奏,请女帝择国中良俊男子,赐婚鲁王,以彰其功云云。

第枯六章绾发明志嫁国家 御驾亲征欲翻云

三个老家伙试探性的奏章到了东京宫中,三娘览毕后,忍不住笑出声来,一旁正在看书的赵闻得笑声,凑过小脑袋来奇道:“为何发笑?”

三娘将奏章给看了道:“三个三朝老臣劝你下旨赐婚给我。”赵吃了一惊,匆匆看了奏章后,小脸通红,也不知是气的还是羞的,恨恨道:“这三个老先生枉读圣贤书,怎能说出这般言语来?”

三娘微微一笑道:“不必气恼,此乃三位试探之语,他们是怕我将来行武后临朝任用男宠之事。”赵瞪大眼睛道:“任用男宠?”三娘笑了笑,低声将武后野史韵事与赵说了,双腮娇红,皱眉道:“怎能如此?女子当从一而终,岂能有这许多男宠?”

三娘道:“我倒是理解武后,男宠之事,或许有之或许无之,但都是武后为了挑战男权而做,不过我不是武后,我不会挑战男权,也不会再嫁或收男宠。”当下提笔,在奏表上写了几句,随后用了皇帝玺印,便教明日朝堂明发上谕。

次日朝会,便将三位大臣的奏表明发,众臣都看了,只见三娘批语道:“孤寡居已逾十余载,已然心如止水,心系者乃天下万民,誓志终身不再婚嫁,此时身心俱已交托国家,便将一己残躯嫁给了国家。”

看了上谕后,群臣议论纷纷,群臣都知晓所有上谕朱批,都是全出自三娘自己手笔,看来三娘是打算不会再谈婚嫁的了,许多大臣也松了口气,原本担心禅位劝进做了皇帝后,三娘会如武后一般荒唐,但看起来,三娘私德当真是令人无话可说。

黄裳出班奏道:“鲁王当世女杰,已然将自己嫁与国家,此何等胸襟与气魄,此上谕当明发天下,以明鲁王之志。”群臣纷纷附议,三娘自然也是从善如流,将此上谕明发天下,自此算是彻底断了所有人的念想。不管是暗中对三娘还有意思的男子,还是家中扈太公等还想劝三娘再嫁的,皇帝已经明发了旨意,三娘亲自颁布,谁还敢不从?自此三娘便一心一意投身喜爱的百合花丛中,不再受婚嫁的影响了。

却说宋国北伐,夏国那里看出金国底蕴不足,燕云十六州丢失后,夏国派遣使臣出访宋国,奏请两国结盟,共同伐金,更有西辽耶律大石也派遣使者入京来,重修两国盟好,也希望共同伐金。

三娘自然知道这西辽与西夏乃是看出便宜,想来通过伐金分一杯羹,当下也不点破,便答允两国结盟,约定两国讨伐金国附庸下的蒙古诸部,然后会师上京。

两国与宋国结盟之后,便各自举兵,讨伐金国。西辽此刻虽是草草立国,但耶律大石雄才大略,纠集西面辽国旧部数万人,按照契丹族传统,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祖宗,整旅东行。他率军队进入叶尼塞河上游的吉利吉思地区,向这里托庇于金国的部族发动进攻。夏国也集结兵马,攻打汪古部等依附金国的蒙古诸部。

面对三个国家强大的军事压力,加上国内层出不穷的叛乱,金太宗疲于应付,好在完颜宗弼逃回上京,金太宗急忙召见宗弼,大会群臣,商议战事。

朝会间,宗弼言道:“此刻虽宋、辽、夏三国来伐,但强盛者只宋国一军耳,宋军三路出兵三十余万,号称五十万大军,实乃最强者。此时当请陛下御驾亲征,击败宋军,辽夏两国不战自退。”

此时金国已经弥漫着一股灭国之论,实在是因立国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