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入京的消息。

原来凤之清入京是因当今太后腊月六十大寿。

当今太后虽不是镇南王与平东王生母,却与镇南王生母乃一母同胞的亲姐妹【小一岁半,传说中的三年抱俩】,而与平东王生母乃是表姐妹。

当年太后生子时年岁尚小,只有十四岁,伤了身子,生下先帝长子后再不受孕,三年后才纳了她两个妹妹。(帝王生孩子还是很讲究孩子母亲身份的,一般女子没这福分)

三女同出一家,宫中倒也没有宫心计,都是老实本分的女子。只可惜两个妹妹生下孩子十年后的三四年光景便相继过世了。

太后本就是凤煜轩、凤煜辀是亲姨妈、表姨妈,又是嫡母,自然对二人也是相当不错的。

因先帝遗命她已二十多年未见二人,如今年事已高,愈发想念,却又无可奈何,那日听了儿子(皇帝)的话,想到他们各自有了儿子,见不到二人,见见孙子也是好的,便借着寿辰下旨让二人进京参加寿宴。

这才有了凤之清的京城之旅,却险些丧命。

话说凤之清昏昏沉沉中似乎听到了皎儿的声音,又朦朦胧胧看到一抹红色身影,最后强撑的意识便放松了,昏睡过去。

说话的确是皎儿,那穿红衣的却是湘儿。

皎儿上了马车,马车娇小,三人便有些挤,湘儿没有进去。

皎儿看着躺在马车内的凤之清,脸上晦暗之色正在渐渐褪去,只是人还是昏睡着的。

皎儿看着马车内的哥哥和外面地上一群昏迷不醒的男人,一群王府里看着自己长大的叔伯或比哥哥年长不了多少的年轻一代,他们有生命危险,虽然此刻解了毒,却仍旧并不安全,下手之人一旦知道没有得逞,肯定还会再来,叫她如何离去?

在皎儿前十四年的人生中,凤之清与皎儿相处的时间远多于海棠、花锦龙,还有她的亲爷爷和亲弟弟,也多于花娇龙、凤煜轩。

她最多亲近的人是轩辕仙仙与百翼燊,凤之清因为一同学习的关系,排名第三。

在皎儿心里,凤之清是她的哥哥,也是第一次让她产生想要“保护他”的人。

谁要杀你(2)

凤之清在这里出现,必定是要去京城。

皎儿决定送他进京,但不愿以真实身份示人。她拉着湘儿到一旁说话:“湘儿,这些人的兵器上刻有镇南王府字样,应该是镇南王府派他们入京的。他们身上的毒并未全清,还要慢慢调理。素闻镇南王为人清廉,我们助他们一程吧。”

湘儿低头想了想道:“好。”

她虽然不了解中原的皇帝、王爷的,但直觉这些人不是坏人(超级单纯的湘儿觉得虽然自己也玩毒,可就算遇到坏人,也不会一出手就要害死那么多人,所以出手的一定是坏人,那倒在地上的就是好人了)。而且十五妹妹知道那个王爷是个好人,他手下的当然也是好人。

皎儿告诉湘儿她师父以前与镇南王有些误会,若师父知道是她救的,定会责罚她。等会路上她二人扮成主仆,让湘儿只需说是苗疆来探亲的,路过救了他们,而她是个苗疆丫头,不会说汉话,以防他们日后认出声音。

湘儿一口应允。

皎儿与湘儿将路上仰躺在地的众人与马车从官道上移到五丈外的树林(虽然现在树木光秃秃的),在附近找了些枯树枝,生了火取暖。方才直接在官道上赶着替他们解毒,得了闲当然要把官道腾出来,当然没法搬太远,一来她们搬不动,二来这些人体虚不能过多移动。

皎儿望着旁边马车,心里暗暗想,倒底是何人要杀你?

许多年前她便有这种感觉,总觉得有人要害他,所以她把她制的第一颗血醉芙蓉送给了他。

在镇南王的封地,就算感觉有人要害他,却从没见有人明目张胆的做过什么。如今出了封地,却让人不惜血本的砸了那么多毒,势要将他们近二十人毒的连骨头都不剩!?

难道是皇帝?

若没有前世记忆,今世没有读过那么多兵法典籍,或许觉得临近天子脚下,天子怎会做这样的事?

在家门口行凶?铁定先排除了天子。

可花月皎是何许人?

兵法有虚虚实实之说,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所以谁都不能排除,天子嫌疑反倒似乎是最大的。

突然一个念头闪过,听府里人曾说,凤之清年幼时曾掉入荷花池中,而她未曾见过的表姐凤籽嫣亦死于荷花池里。

若说是凑巧,实在有些牵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