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正因为他们长得丑,处处遭人白眼和冷遇,这个时候,只要稍微给他点好脸,给他点温暖,他就感动的要命。

这能力增加有个限制,同一能力一个月之内只能增加一次,所以魏延给王粲加了10点武力之外,就不能再给他加武力了。

他便跟王粲讲兵法,王粲对领兵打战没有什么兴趣,但也看过几天兵书,因为记忆力太好,过目不忘,现在跟魏延还有的聊。

本来他对兵法只有记忆没有理解,但经过魏延结合具体案例一讲,豁然开朗,这样一来,魏延消耗2000积分,提升王粲10点统率,王粲对他的好感提升到75,这样一来,已经超过了王粲对刘表的忠诚度。

晚上,埋锅造饭时,魏延又亲自下厨,做了两道炒菜,本来想给文聘送去,但想到文聘目前对自己的好感度只有45,心怀疑虑,自己冒然送吃的,文聘极有可能怀疑自己下药什么的,便只跟王粲共同分享。

王粲因为体质虚弱,食欲也不怎么好,吃得不好,营养不好,使得体质更虚弱,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但魏延这次做的炒菜,让他食欲大开,吃得差点哭出来。

当他知道这是魏延亲自下厨为他做的,激动得热泪盈眶,好感度腾地又升到85。

当晚,露宿野外,魏延和王粲抵足而眠。

魏延回想这些天所见,因为战乱、瘟疫、饥荒,汝南、南阳这两个原本人口过两百万的大郡,现在人口只剩下三分之一,满山遍野都有白骨,百里之地寂无人烟,连鸡鸣之声也听不到了,满目疮痍,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令人目不忍睹。

他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一首诗:“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是在197年讨伐袁术时写的这首诗,魏延此时诵来,说是自己所做,也没人告他抄袭!

听到魏延这首诗,王粲腾地坐起来,俯身下拜:“粲生而闻此诗,虽死无憾!文长忧国忧民,粲钦佩之至!”

王粲跟随恩师蔡邕学诗赋,蔡邕此人虽然才高八斗,怎奈诗赋多半是男女之情,在这乱世中却不叙乱世,让王粲心有遗憾,现在忽然听到魏延这首诗,心里的缺憾顿时弥补了,涌起对魏延强烈的崇敬。

此时,魏延的脑海里响起空空的声音:“主公此诗必将传扬天下,主公声望增加50!王粲好感提升20,现在为105!”

第49章 【胡车儿杀来!】

魏延问道:“那我现在有多少声望?”

空空答道:“主公原来声望是75,兼并李通、陈龚、周直三股势力增加30点声望,聚拢郎陵民众增加15点声望,就任南阳郡东部都尉兼领义阳县令增加40点声望,吟诵《蒿里行》增加50点声望,现在主公声望为210!”

魏延惊诧道:“吟诵一首诗竟然能加那么多声望?”

空空笑道:“你这首诗能跟寻常的诗赋一样吗,当你这首诗传出去以后,普天之下都知道主公您忧国忧民乃仁义之主!就像诸葛亮的《出师表》给他带来的名声不亚于一些局部战役,岳飞的《满江红》给他增加的名声不亚于讨伐杨么!”

魏延这才明白过来,当时下了一个决心,一定要抢在曹操面前,把曹操那首《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提前发布出来,想必更能增加声望!

此外,还有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曹植的《白马篇》、曹丕的《燕歌行》都是适合这个时代的诗,唐朝时期的有些五言绝句也是适合信手拈来的,发布出来都能提升自己的声望。

当声望涨起来,人才、人口都会纷至沓来。

这个时候,王粲低声说道:“主公,那句‘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虽然是事实,却也不宜提及,主公目前势力尚弱,不宜同时得罪袁绍、袁术兄弟!”

“仲宣,你提醒得甚是,明日传扬出去的时候,就删掉此句,”魏延说到这里,猛然想起哪里不对,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满脸惊喜地看着王粲:“仲宣,你方才称呼我什么?”

王粲深施一礼:“属下王粲深感主公礼贤下士忧国忧民之心,甚为折服,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