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 (第1/4页)

魏延将玉玺捧在手里,细细看着,却见玉玺四周环刻“双龙戏珠图案“,最下面有三道尖波浪线(代表大海)、双边(内边线较细、外边线较粗),据说传国玉玺整个图案的寓意是,日照大海现双龙。

魏延不太确定,这到底是真品,还是赝品,便让种子神器精灵空空来鉴定,毕竟在空空看来,万物皆有种子,都是可以鉴定真伪的。

空空在魏延的脑海里说道:“主公,经过鉴定,这确实是和氏璧刻成的传国玉玺,上面确实是李斯用小篆篆刻的字。”

魏延看着这个玉玺,心里波浪起伏,以后谁再说自己命运多舛,魏延就想吐他一脸,尼玛你有传国玉玺命运多舛啊!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破赵,得和氏璧,后统一天下,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含义是:既然我顺受天命,当了皇帝;就应该使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

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复归秦。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得归刘汉。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这就是“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的由来。

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更始帝刘玄三年(公元25),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国玺易主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年,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携帝出逃,玉玺失踪,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吴氏,夺玺。

事实上,不是孙策拿玉玺换兵马,而是袁术把孙策的妈妈关起来,逼迫她交出玉玺,严格地说,罗贯中不但尊刘抑曹,还为了孙吴鼓吹乐一番。

再后来,传国玉玺依然是几番失落,几番寻回,不必细表。

本来魏延只是把这玩意当成石头,寻思着该拿去阴一下谁呢,却万万没想到,这个时候,空空突然在他脑海里说道:“主公,传国玉玺内有乾坤,请留下!”

第255章 【真龙之气?】

魏延连忙跟空空沟通道:“什么大乾坤?”

空空说道:“这传国玉玺之中,有真龙之气!”

魏延感到很可笑:“什么真龙之气,搞笑的吧,我们这里是正统的历史时空,别拿那种玄幻说法来忽悠人!”

空空说道:“龙气不能给人力量,却能给人气运,超强的气运!这才是很多人争夺传国玉玺的真正用意。”

“气运,”魏延对这点倒是非常认可:“争霸天下,气运很是关键。”

满清鞑子以十几万人打败一亿多民众的大明,就能看得出来,当时满清鞑子气运冲天,简单地说,就是走了狗……屎运,开挂了一样,反观,大汉民族气运不济,走了霉运,别的不说,小冰川时期,太适合野猪皮们活动了。

很多历史事件既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如果气运得济,很多偶然事件都向着自己一边,那么胜利的概率就会大上很多。

魏延忽然疑惑道:“王莽、袁术那世可都是得到了玉玺,为什么都完蛋了呢?”

空空说道:“他们没有得到传国玉玺的认同,所以不能得到真龙之气。”

“认同?”魏延问道:“一块石头而已,还需要它如何认同呢?”

空空说道:“你有没有听过宝剑认主的传说?”

“听过,”魏延疑惑道:“可那都是玄幻故事啊!”

空空说道:“不都是玄幻故事,有的真实发生过!你听过泰阿的故事吗?”

魏延说道:“没听过,你说吧!”

空空便说道:“春秋初期,晋国远比楚国强大,晋国出兵伐楚,是想得到楚国的镇国之宝,泰阿剑。兵力悬殊,楚国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并且都城也被团团围住,一困三年,城里粮草告罄,兵革无存,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