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 (第1/4页)

兵符,他们就事半功倍了。德武曾经是先帝的忠臣,太后执政之后,也曾多次提到兵符之事,可是都无果而终,可见,德武并不是真心对待太后。李公公在太后身边隐藏多年,对朝中之事很是上心,也碍于太后的威严,不能表现出来,这些年的处心积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这次听闻太后要将女儿下嫁德武的残废儿子,无疑而问,太后并没有打算交出权力,既是皇上没有离宫,大婚过后也会敷衍,皇上毕竟是儿子,决不能造次威逼,太后正是看中了这点,才会迟迟不交出权力,这也难过,把阳平嫁给锁里,等于看住了严耿,文武双全,再拉拢住德武,她的如意算盘真是打得太精明了。也是要稳军心嘛,德武喜事盈门,开怀畅饮,心情十分愉悦,他心里想什么,也许只有他自己清楚。

“李公公,德武今日决定带你到附近的山上走走,这里环境可是天然的,您是喜欢诗词歌赋的,这里应该符合你的眼光。”德武殷情的招待李公公,尽着地主之谊。

“德武将军客气了,杂家也是闲散之人,到了这把年龄,还能承蒙将军青睐,实属杂家的幸事。”李公公与德武将军并肩向山上走去,鸿禧和小安子在后面跟着,他们的一言一行,让鸿禧心中升起涟漪,依着李公公的身份,断然不该过问边关之事,他既然插手朝政,难道是想宦官当政,小安子看出他有心事,“主子,怎么了?着急回去呢?”

“没事,跟着走吧,不要多言。”鸿禧已经无心欣赏这周边的景物,回到宫里又要面对太后的肆意擅权,自己再有能力,也必须想办法让她交出权力才行,他的脑海里忽然想起了连清,记得这个女人送自己出宫的时候,是那样的大度和深情,这次回去了,一定要谢谢她,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想起她来,鸿禧嘴角浮现一丝笑容。

廖福带着人马做护卫的工作,一直跟在队伍的一侧,也盘算着该怎么让鸿禧注意到自己,他时不时看着鸿禧,“喝点水吧,这条山路不好走。”他递过水壶,并不停留,起身继续向前,不过是为了防止皇上产生疑心,也要小心瑞敏派出的其他眼线。

鸿禧接过这莫名而来的水壶,看了小安子一眼,他接过去先喝了几口,用袖子擦擦壶嘴,交给皇上,他看着廖福离去的背影,一仰脖子喝了几口,拿起水壶,指指前面的廖福,“拿去还给他,打听一下他的关系背景。”

小安子点头会意而去。不等一干人马上到山顶,瑞敏便亲自急急火火骑上快马跑到山下,大气都不敢歇,直接奔到山顶,“将军,宫里出事了。”

德武得知情况,大失所望,李公公倒是心中窃喜,延陵死了,固然可惜,不过,也打断了两家联姻的局面,对他以后的布局很是得力。表面上,还要装出一副心痛的样子。这里真正伤心的是鸿禧,他的身体晃动了几下,险些摔倒下去,小安子眼疾手快的抓住他,“主子,挺住了,延陵公主已走,即便要搞清楚事情的真相,也要等回到宫里,稍安勿躁。”

延陵的顽皮捣蛋从来没有让鸿禧真正的去厌恶过这个妹妹,毕竟是自己的亲妹妹,就这么走了,还是断断数日,就阴阳相隔,他岂会不难受。

德武将军一下子从云端跌倒了谷底,李公公在一旁相劝,“德武将军节哀吧,也许贵公子与公主还没有这个缘分,倒是太后现在的状况一定不好,杂家就不再这里逗留了,要赶紧启程赶回去。”

德武心有余悸的摆摆手,“瑞敏,你送送李公公,把路上需要准备的东西,都操心办一下,我身体不服输,需要躺一会儿。”公主为了赐婚的事情,而上吊自尽,现在已经传遍朝野,丢人不说,要是让儿子知道了,怕也是要出事的,他赶紧命人拿过纸笔,写了家书,让快马送回去。

鸿禧呆滞的目光坐在营帐里,小安子麻利的收拾着东西,“主子,您让我打听的事情已经有些眉目了,给咱们水壶的那个人叫廖福,是在古瓦国见到的廖八的堂兄,此人跟在瑞敏将军身边多年,颇有些骁勇善战的经验。”

鸿禧满脑子都是延陵的样子,哪里还有心思去想廖福的事情,只是盼望着能赶快回去,见见妹妹最后一面,至于其他的,他统统都抛到脑后了。

廖福把要用的东西统统准备妥当,夜行衣与蒙面黑巾都放到随身的包袱里,为了避免瑞敏起疑心,他带来些散碎银两,贴身贵重物品一律放下了,只有有好前程,这些都不在话下,他回头轻蔑的看了一眼营帐四周,自己积攒了多年的东西,头也不回的走出营帐。

“廖福,等等。”他刚转过山坡,瑞敏早就等在了这里,他从山后一棵树后面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