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 (第1/4页)

桥铝蹯舷胍�盎龊Α彼�����

刘煜的沉默让三个人都坐立不安,唐龙更是面色苍白、汗如雨滴。他们真的是董、何两家的探子吗,怎么心理素质这么差?!刘煜淡淡的问:“你们和太后、皇后有什么关系?”

三人齐齐吁了口气,还是董承先答:“属下是太后她老人家的侄孙。”

接着是伏完:“属下之母是太后她老人家的堂妹。”

最后是唐龙,他战战兢兢的说:“属下的表姐是何大将军的结发妻子。”

刘煜挥挥手,冷冰冰的说:“你们都下去准备行装吧,过几天我们回豫州的时候会通知你们的。记住,带着你们的家眷……”刘煜故意露出一个邪恶的微笑,接着道:“……包括你们的女儿和妹妹!”

三个人临走时那精彩的表情让刘煜大大的出了一口恶气,当刘煜准备再去和刘修、蔡琰睡个回笼觉时,下人通报:“新任兖州刺史刘岱、扬州刺史刘繇、荆州刺史刘表在外求见侯爷。”怎么又来人了!难道黄历上说今天宜出门访友?

将三刘请进来,然后命人上茶。这茶可是刘煜亲自监督下人培育的,这次进京除了进贡给皇帝十斤外,刘煜只带了五斤。送人送掉了四斤多,现在可没剩下多少了。唐龙他们来的时候刘煜就没给他们喝,若非看在这三刘是刺史的份上,刘煜还真舍不得拿出来。(未完待续。。)

正文 第1144章 资敌,遇刺

刘煜让任红昌给王越沏了一杯豫州新出产的花茶,他品了一口,赞了声好,然后就不言语了,只一个劲的打量刘煜。在刘煜被他看得心底发毛、鸡皮凸现时,他终于说话了:“侯爷,王某此次前来有一事相求。”

刘煜点头道:“请说。”

王越没有直接问,反而站了起来,背对着刘煜,负手而立。刘煜又暗叹了一声,对于古人这种展现深沉、智慧风范的特定动作刘煜真的很无奈。

“王某自幼好武,立志追求无上武道,自十七岁出道以来,三十余年间行遍天下,挑战各地高手一千五百六十九人。自问武学见识世间无双,但大人之所学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因而不觉有些心动。是以,今日特请大人不吝赐教。”

什么?要和我比武?这老小子不会是受汉灵帝那混蛋的挑唆故意来找我麻烦的吧?刘煜故作为难的说:“能与王统领这样的不世高手一战,刘煜是求之不得。可是如今我百事缠身,心神难定,所以……此战能否延期?”

王越转过身来看了刘煜一眼,叹了口气遗憾的说:“看来也只好如此了!”

像王越这个层次的高手,刘煜见过了不下十个,再加上他又不是《三国演义》中的名人,故而刘煜还真的没什么和他一战的冲动。随口敷衍了王越之后,刘煜就吩咐下人设宴,好好的款待这位天下第一高手!

…………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每天刘脩、蔡琰都会带着鸾凤卫早出晚归的进宫陪太后。而刘煜在无聊中只能往大将军、十常侍那儿窜门,除了混上一两顿白食外,还用心灵魔法策反了一些他们的心腹。西征军终于到京了。而刘煜也穿上了没穿过几回的侯服进宫去了。

“……封朱儁为太尉;封董卓为前将军、螯乡侯,兼领并州刺史;封曹操为长安太守;封刘备为南郡司马;擢升马腾为武威太守、韩遂为武威司马……其余有功将士各有封赏。”

怎么没听到关于吕布和卫仲道的封赏?大概是他们的级别太低了吧!话说回来,张让这老太监读圣旨的声音还挺清脆悦耳的,完全不同于平常太监那种尖锐的嗓音。

当刘煜胡思乱想之际,张让又开始读第二道圣旨了:“……有念于此,朕特封宗族刘虞为幽州牧,刘焉为益州牧。刘表为荆州刺史,刘岱为兖州刺史,刘繇为扬州刺史……”

皇帝想干什么?和各处豪族争夺地方大权吗?这恐怕不易啊!

待群臣领旨谢恩后。皇帝摆驾温明园,设宴慰劳西征将领。因人数过多,只能安置双人席,而与刘煜同坐的竟然是董卓!刘煜细细的打量他。四十多岁的年纪。满脸短髯,膀大腰圆,没有书上说的那么胖,只能称为特别壮而已!

也许是感应到了刘煜的目光,董卓偏头面向刘煜。高额、浓眉、大鼻、阔嘴,如果没有那双隐露厉芒的眼睛,那绝对是一幅老实巴交的好相貌。“侯爷,久仰大名了!”宏亮的声音证明他的中气很足。为人很自信。

刘煜微笑着说:“董侯,咱们是彼此彼此。”

觥筹交错间。刘煜和董卓谈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