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 (第1/4页)

年的大学生,在心态上还未达到像马文才那样的老油条水平。

看到来了这么多人,学校紧急调动了保安班的学生维护现场,那些本来打算安安稳稳听课的老师们也不得不做安排工作。

有这么多人的配合,试听课完全准时的在九点开始了。

林小宝本来有些睡意朦胧,但看到这场面,浑身的精神也调动了起来。

做老师就要老师的样子,林小宝气宇轩昂的同时,又包含儒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其实关于药膳养生方面的书籍十分浩瀚,因为在我国,药膳食疗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药膳起源于“药食同源”,形成于秦汉以后,成熟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可以说,古华夏国的所有医者、厨者、武术大师都在研究养生,而吃是人类日常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吃的好,吃的健康,则是养生学从古自今研究的最广泛的方面!”

顿了顿,林小宝微笑道:“毕竟养生功法的理念太过于玄幻,古代很多大师也仅仅是止步于长寿而已!”

台下的学生哄然大笑,长生不老是人类追求的永恒话题,可是现代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而且武功这东西没有从小打下的基础,是很难有所突破的,更别说能像一些传说那样活个一百七八岁了。

既然是试听课,林小宝就没打算正儿八经的教如何做药膳菜,而是准备把关乎药膳养生的理论和一些中医学的常识讲一讲,至于真正开班招手学生,那是需要严格制定考核项目的,不然无论资质谁都来学的话,会浪费很大一部分人的时间。

林小宝要的,就是他教出的学生,各个都能在未来成为药膳界闪耀的明星,这个前提是这些学生都得有很好的天赋,最好是学过中医并精通中医的。

“华夏哲学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观点贯穿中医学发展的始终。中医养生强调‘天人相印’的整体理论。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人要与外再环境相适应,人体内在环境就必须要统一,这就是要求五脏六腑机能互相联系,以互相制约,保持相对平衡和协调。”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医食同源’、‘食药同源’的说法,特别是中医十分推崇药膳养生,中医药学历来推崇‘治未病’,主张‘三分医药七分养’、‘药补不如食补’,这就是药膳的真谛!”

林小宝越说越慷慨激昂,从台下的位置看去,还真有些讲师的味道。

生命的产生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互相作用的结果。

人类需要摄取饮食,呼吸空气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从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这都表明人与天地的密不可分性。

人体不但要依靠天地之气所提供的物质条件才能获得生存,同时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

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脏。”

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

“药膳养生和四季有着密切的关联,而马上要正式开启的药膳特修班,将会按照四季中的二十四个节气作为整体主线,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菜肴作为讲学的课程。”

林小宝说道:“我们会挑选一部分各方面合格的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基本课程,基本课时就是强调言简意赅、针对性强,但是需要大家又极强的领悟力,一个月过后会安排考核,成绩优等的前十名学生,将会进行为期两年的系统细化学习。”

顿了顿,林小宝说道:“也就是说,我们的药膳特训班是两年一期,如果这一次没能进入一个月的基本培训,并且冲进前十,那么下次机会只有在两年之后了!”

“啊——”

台下的学生们这时才发出了惊呼声,从不敢相信到渐渐回味过来后,这些学生们才明白,要想跟着林小宝学习药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些十分感兴趣的学生开始摩拳擦掌,而一些只是来听听而已的学生,已经萌生了退意。

看到在场来听试听课的就有这么多,那最后选前十的话,岂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这比高考尼玛还严格啊!

台下的高小曼也有些不理解,按照学校目前的招生情况,应该是能招多少就招多少,毕竟这都是钱啊,林小宝居然想出这么一个方法,那岂不是将要损失很多?

看到大多数人发出质疑,林小宝严肃起来,朗声说道:“我们华夏神医秦洛曾经说过,他的医术没有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