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部分 (第1/4页)

“到那时,是战,还是和呢?阁下,与其给予世界希望,最终还是要打破希望,不如千方百计的迫使支那人认识到现实,在他们的士气刚刚被这场所谓的大捷鼓动起来的时候,再一次重剑他们!”

看一眼广田弘毅,近卫又把视线扫向杉山,然后看着广田弘毅道。

“如果,支那军,真的那么好打败的话,我们又岂会陷入现在这样的困境!”

“相比于支那,我们动员的军队太过有限的!”

即便是内心里对支那军队极为轻蔑,但是杉山元却深知,在过去的几年间,支那军队有着质的飞跃,而日本却忽视了这种进步,当然在表面上,他却不会去提及这一点。

“在北支,支那军动用了上百万军队,而上海,他们亦投入了近百万军队,在兵力上,支那军完全处于优势,因此,暂时的困难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只要我们再进一步增援北支或者上海方面,是能够取得突破的!”

在杉山元的话声落下时,广田弘毅又直截了当的说道。

“阁下,现在,想要解决支那问题,根源在于蒋介石,如果我们不能迫使蒋介石接受现实,那么,和平结束支那事变,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因此,我支持军部方面的意见!”

面对杉山元和广田弘毅的话语,近卫沉默了片刻,然后抬起头看着两人说道。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如何渡过眼前的难关呢?要知道,国民是很难接受这一切的!”

在首相把视线投向自己时,杉山元回答道。

“失败总是在所难得的,但是一场新的胜利是能够给国民一些交待的!”

(未完待续'本文字由提供'

第172章 山东

民国二十六年十月的津浦铁路两侧,到处都是逃难的民众,其中还裹杂着从前线撤回来的部队。

在津浦铁路上,一列火车驰速驶过了黄河铁路大桥,十数分钟后,火车便进了济南车站,缓缓停了下来。几乎是在火车停下来的时候,冯玉祥便没好声气地对卫队长葛云龙嚷道。

“去看看,是怎么回事?怎么住下了?”

从一个半月前就任第六战区司令以来,原本好不容易复出,想要露两把的冯玉祥心里便压着一团火,而现一股怒火腾腾地烧着,灼得胸膛裂开一般。

在就任第六战区司令后,他即在河北指挥第一集团军作战,大敌压境的紧急关头,冯玉祥火烧火燎,一个接一个电报,好说歹说软的硬的都使出来,要韩复榘派出两师人马增援前方,可韩复榘铁了心,就是不发一兵一卒。临了竟是打起了哈哈,来了一封电报不咸不淡地说:“我以为兵不在多,贵在协同,不知尊意以为如何?”冯玉祥的回电带了冲天怒火:“请说说如何协同?”韩复榘接了那封电报便没了声息。

打那之后,任冯玉祥喊破喉咙,也不再应声,致使第一集团军支撑不住,吃了日本人老大的亏,接连丢了沧州等几个去处。后来,好歹援兵到了,冯玉祥带着曹福林、展书堂的两个师几番血战,方从日本人手里夺回了桑园,正要一鼓作气,乘胜进军,没承想,韩复榘却命令曹福林与展书堂立马后撤。面对韩复榘的强令,虽说他们两人有心抗敌,但却又不敢执拗,掉头往后便退。冯玉祥磨破了嘴皮子也拦阻不住。眼睁睁看看到手的胜利丢了,第六战区垮了,冯玉祥可谓是丢尽了面子,让全国看了笑话。

随后韩复榘又命令部队撤出德县,驻守德县的运其昌243旅,他在德州和日军狠狠拼了一下,造成日军相当伤亡。但运其昌旅由于孤军奋战,伤亡也很大,他的第485团几乎全军覆没,德州最终被日军攻陷,在德县失守后,随着日军将战线转往平汉路,面对这一情况,冯玉祥和蒋介石一再命令韩复榘率部反攻德州,韩却借口兵力不足,就是不动。

更让人发指的是,河北**激战中有一部败退下来,试图进入近在咫尺的山东省休整补充,却被韩复榘的部队挡住。韩复榘不允许他们进入自己的地盘,这也将这些部队陷入绝境。

面对这种局面,冯玉祥落得仰天长叹,无可奈何之下只得上了火车向后撤去。离得济南越近,冯玉祥越是生气,只怕自己胸膛炸了,他一刻也不想在这儿停留,谁知火车却偏偏住了。

不一会儿,葛云龙带着火车站的站长到了。冯玉祥冷冷地问:

“为什么不让走?想把我们留在济南吗?”

站长有些惶恐的看着车上满面怒容的战区司令长官。

“报告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