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部分 (第1/4页)

“均州古城,是武当山的‘门’户。古人游武当山大多是乘船先抵均州,然后再取旱路上山。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除在北京大修紫禁城外,同时还在均州修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行宫净乐宫,它是武当九宫之首,净乐宫占地面积12万多平方米,将近均州老城的一半。宫内有殿庑、亭阁、道房等大小房屋520间。重重宫阙,巍峨高耸;层层院落,曲径通幽。除规模略小外,它与故宫的建制几乎完全一样,故史书称之为“北修故宫,南修净乐”。”

在进入净乐宫的时候,置身这几乎未遭任何破坏,保存极为完整的“净乐宫”,可以说是集明代建筑学于大成的“净乐宫”,梁思成的神情中尽是凄然之‘色’。

为了一座水电站,却将这座两千年古城,完全淹入水库之中,这是何等的代价啊

难道这就是发展的代价吗?

他不知道,但是现在,他只能满怀着这种悲怆的心情来到这里,他必须完成一项工作,对这里的古迹进行登记造册,以确定保护范围,但是对这样一位对中国古典建筑情有独钟的建筑学家来说,在他看来,这里几乎每一个地方,都需要加以保护。

“梁先生,至少,我们现在还有机会保住这里”

相比于梁思成神情中的凄然,同样作为一名文物专家的马衡,却对北方公司,准确的来说北平绥靖公署主任,充满了好感。

半个月前,当武汉的国民政悳府鉴于武汉的电力紧张,批准了华复行提出的“修建大型水电站”的建议之后,梁思成便和数十名专家学者一同写信至中悳央,提出均县明代建筑的问题,同时致信北方公司,并拜见了北平绥靖公署主任管明棠。

“在均州县,与北平一样,保存着与故宫相仿的明代的建筑,一旦沉入水下,那是永远无法补救的,现代人谁也无法见到了,那里有人类最珍贵的文物古迹,这是无价之宝,决不能毁于水库的修建中,是否能考虑移址另建?”

也就是在那次拜见中,马衡第一次与管明棠见面,他年青的出奇,面对众人提出的要求,以及所展示的均州建筑、文物照片,他在沉默良久后,只是很抱歉的回答道,这并不是他的管理范围,但同时又表示,他将会以公司董事的身份向公司询问,并将他们的建议转‘交’给公司。

原本,包括马衡、梁思成以及其它所有人都觉得,那不过只是推托之词,但是一个星期后,一名公署的职员,却敲开梁思成的‘门’,而他的来意非常简单,邀请他和请愿者前去铁狮子胡同的绥靖公署。

在绥靖公署内,除去管明棠之外,他们见到了十几名中外水利专家,而会议上,中外水利专家从各个角度去分析移址的可行‘性’,总之,他们从经济学、工程学的角度去分析了现址最全理的,在众人失望不已的时候,甚至在梁思成大声质问着如何向后人‘交’待的时候,管明棠却站起身说道。

“梁教授,或许,两江汇集处修建水电站,最符合经济利益,但均州城内的古迹又是古人留下的无价之宝,这使得我们必须要考虑到他们,以给后世一个‘交’待,但,现在这项目却又关系整个长江中下游的未来发展,这实在是一个两难的决择,加之,我亦无法左右中悳央的整体规划,但我想,我个人还是能够做一些事情的,因此我希在均州城里以及城外,将被大有哪些著名建筑和文物古迹需要保护,请您们把它们的位置准确标出,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是否可以实施搬迁将整个均州城移址复建?”

对于管明棠的建议,梁思成显得很感动,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但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他却知道,重建的难度,对于工程界而言,这是前所未有的举动,将整个城市所有的有必要加以保护的建筑古迹移至他处重建。

梁思成默默的点了点头,此时置身于“净乐宫”中,不禁有一种置身故宫的感觉,还好,这里保住了

“是啊至少,我们还能够给后世留下这座古城”

长叹一声之后,梁思成朝着人群中最为年青的水利专家黄万里看去,现在这座大坝已经开工,而他则是项目工程师中的一员,在停战后,这个国家发展的太快了,以至于,有时梁思成会感觉自己似乎跟不上时代。

“为了发展,总要做出一些牺牲,而我们的职责,就是将牺牲减至最小……”,提供。

小说来源:比奇小说网 h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