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部分 (第1/4页)

“首相阁下,印度副王韦唯尔子爵发来紧急电报!”

印度?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在丘吉尔有些不解的时候,机要秘书却已经开始汇报了。

“本地时间六个小时前,孟买托尔瓦尔海军通讯训练基地发生了武装起义,”

什么?

原本正为对德和谈而郁郁寡欢的丘吉尔,被这个消息惊呆了,什么!印度发生了起义?这,这怎么可能呢?他清楚的记得,无论是甘地还是真纳,都曾向他保证——在战争结束前,绝不会谋求印度独立,但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在叛乱爆发时,仅局限于印度皇家海军内,孟买港内20艘军舰和市内陆上部队20000名士兵参加,后扩张到孟买全城,许多殖民地兵团士兵和警察亦卷入其中。起义水兵组织起义委员会……”

怎么会这样呢?

丘吉尔瞠目结舌的反问道,而他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回应,可接下来的汇报,却让处于惊讶中他的心中顿时涌起了一团火。

“……叛乱士兵扯下英国国旗,走上街头,高呼“打倒英帝国主义”、“革命万岁”的口号。叛乱水兵组织所谓的起义委员会,统一指挥,并提出释放全部******、英**队撤出印度以及印度立即独立等要求。起义迅速扩展到马德拉斯、卡拉奇等港口的水兵中。”

“是俄国人!一定是斯大林策划了这一切!”

几乎本能的丘吉尔喊出了一句话来,是俄国人!一定是经他的同意撤入印度的俄国人策动了这次叛乱!那些俄国人在失去了俄国之后,试图在印度建立一个“新政府”。

现在丘吉尔似乎看到了,他是如何为摧毁英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光辉业绩而作出的惊人贡献。

第1211章 加法

发生在南亚次大陆的起义,对于被世界屋脊另一端的中国而言,似乎没有太多的影响,此时的中国人已经慢慢的从日本投降的狂欢中恢复过来,狂热正在渐渐消散,当民众趋于冷静之后,慢慢的在过去多年间,一个被人有意无意忽视的事实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580+217!

在报纸上,人们第一次看到了这个数字,虽说只是一个简单的加法,而得出的结果不足800,但他的单位却是以“万”为单位,而所指的就是中国、军队的数量,为什么要两数相加?其实答案再简单不过——这是中央部队与北方边防军的相加之数。

虽说前者近三倍于后者,但后者却更为现代化,拥有更多的重炮、更多的战车以及更多的飞机,甚至军舰吨位亦远多过后者,在战争时期,人们所看到的是一面军旗下奋勇作战的军队,他们的名称都是“中国”,是中国武装力量的一部分,而现在,当和平即将到来的时候,一个事实摆在了所有人的眼前,他们将何去何从。

“他们将何去何从!”

在北京大学的教室中,面对着教室里的学生们,朱自清指着黑板上的两个数字,一个星期前,当这两个数量第一次出现在《大公报》的时候,关于未来的讨论,便无法回避这一个现实了。

“南京与北平,表面上,北平服从南京,但是南京除去拥有中央之名,以及更多的人口、更多的军队之外,在经济上、在军事实力上,更是远逊于北平,我们都知道,管长官的部队拥有超过2。4万架飞机,拥有超过一万辆战车,这一切都是不是南京所能相比的!”

“教授,我认为还有缴获自日本的海军战舰,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第三舰队早已抵达日本本土,开始接收日舰,如果北平拒绝将日舰交于中央,中央在海上完全不是第三舰队的对手!”

可不是嘛!

过去,第三舰队的实力就强于第一、第二舰队,仅第一机动部队的实力就远超过后两者,更何况他们还拥有一支军舰更先进的第二机动部队,过去,第三舰队没有主力舰,但现在,日本联合舰队的“大和”、“武藏”以及其它多艘战舰皆为其所俘获,得益于缴获日舰,中国海军一夜之间,一跃成为世界第三海军强国。

但问题在于,这些军舰大都为北平所俘获,对于中央而言,并没有太多助力。

“那么,同学们,”

环视着教室内的同学,朱自清的眉宇中闪动着一丝忧虑。

“现在,我们需要面对的是什么呢?是的,我们打败了日本人,我们把国旗插到了富士山,占领军在日本耀武扬威,但是,残酷的现实是,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趋于分裂,一种军事上的、政治上的分裂,正在影响到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