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素言面露难色,神色戚戚道:“他姓仇,叫仇豹。我也不知道他现在住哪,到底做什么。”

“那么,那个仇豹,是姑娘什么人呢?”

素言脸色微红,低声喃喃道:“我,我们,是同乡。”她眼中慢慢溢满了泪,“我家遭了大水,爹娘也下落不明。我,无处可去,只好来投奔仇哥哥。”

“哦,原来是这样。”那妇人恍然,遂又笑道:“也罢,姑娘便安心在这里住下。日后再慢慢打听了,找得到便好。若找不到,姑娘就留在这里,我也不会短了姑娘的吃喝嚼用的。”

素言一听,连忙滑下床,感激涕零地跪在地上,冲着那妇人磕了几个头:“多谢恩人。恩人大恩大德,妮儿无以为报。妮儿在家时,洗衣做饭什么都会的,妮儿愿为恩人做牛做马……”

“哎!”那妇人一甩帕子,扭着腰笑道:“我可不需要你洗衣做饭、做牛做马,你呀,只要记着这份情就够了。好了,你刚醒,身子弱着呢,歇着吧。”

直到妇人扭着腰肢走出房门,素言才慢慢站了起来,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如果她早知道自己会沦落到那个地步,她宁愿死在街上,也不会跟这个妇人回去。

可惜,那时单纯无知的她,怎知这人世间,最险恶的,便是人心!(未完待续……)

番外 童素言篇二 逼良为娼

素言在老家时,便是十里八乡出了名儿的美人儿,尤其她笑起来时,那嘴角两枚深深的梨涡,迷醉了多少情窦初开的少年的心。

她在那个小院中,足不出户将养了近两个月,原本消瘦苍白的脸颊也恢复了红润。

那妇人自称姓童,每日不止好吃好喝供着素言,还专门为她指派了服侍的小丫环。

每日必需的浴汤中也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两个月下来,素言的肌肤更胜从前白皙细腻,仿佛一匹上好的锦缎。

素言心里越来越不安:她与童氏非亲非故,那童氏为何对她这样好?可是有什么目的不成?

可她又觉得,恩人对自己这般好,自己再心存疑心,便是对恩人的不敬。

转眼年关将至。

那童氏一大早便出现在素言房中,笑吟吟问她:“姑娘,如今你身子也已经大好,以后可有何打算?”

素言低头,嗫嚅道:“我也不知道。”

这样白吃白喝,到底不是个事儿。素言鼓起勇气抬头:“童夫人,我,我什么都会做的,能不能让我留在这里做工?我可以不要月钱,只要夫人给妮儿一口吃得就行。”

这样她就可以有时间慢慢打听仇豹的下落,不至于像之前一样,饿死在街头。

而且,这妇人待她这样好,她总不能平白无故受人恩惠。

童氏“嗨”了一声,笑道:“这有何难?姑娘若愿留下。我是再高兴不过的了。只是……”

素言紧张地望着她,见她面露难色看了自己一眼道:“如今请佣,要有官衙文书为凭。姑娘又是外地人。若我私自请姑娘为我做事,那官府查起来,恐怕我也要担干系的。”

素言连忙笑道:“夫人对妮儿有活命之恩,又收留妮儿这么久。夫人不必为难,妮儿愿意签下契约,待妮儿找到仇哥哥,必不忘报答夫人大恩!”

童氏眼珠一转。探究地看着素言问道:“姑娘,可识字?”

素言摇头。

童氏瞬间笑得满脸桃花开,一扬帕子朗声道:“无妨。到时我请了官府之人,念与姑娘听。”

素言甜甜一笑:“我相信夫人。”

那童氏又以妮儿无法证明自己身份,担心官府查出会遣返她回乡为由,让素言跟她姓童。并亲自为她取名素言。有外人问起时,便称自己是童氏养女。

那童氏如此为自己着想,素言越发感激不已。

那童氏请了中人,将那“契约”念与了素言听。素言也郑而重之在上面按上了腥红的手印。

签了契约,童氏又将一个六岁的小女童派到素言身边,服侍她起居,还为她请了师父,学习琴艺、歌舞。

素言渐渐心生不安。在怀疑与恩情之间摇摆不定。

终于,在素言来到京城第二年的一个夏日。某个喝得醉醺醺的男子闯入了后院。

那男子见到正在学习舞艺的素言,顿时两眼放光,歪歪斜斜地扑了上来,一把就抱住了她。

素言顿时吓得魂飞魄散,惊声大叫起来。

童氏闻迅,慌慌张张赶了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