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小慧很诧异:两个月前她还在家门口碰见了张郁,当时张郁正要去磁带厂厂上班。磁带厂是个西人厂,工作环境好,有福利,虽然挣钱不多,但是活儿很轻松,那天张郁还很兴奋地告诉她:她已经被约克大学的会计专业录取了,寒假后就要上课。怎么突然间又不想回多伦多了呢?

小慧问荆明:“有没有钱鹏、李美夫妇的消息?”

“昨天晚上,我给他们打了电话,李美怀孕了,已经八个月了,他们夫妇在约克大学会计专业学习,刚刚入学,估计得上两三年。”

“李美有孩子了,还怎么上学啊?”

“听他们说:打算生产后先把孩子送回国,学成之后再接孩子回来。”

“孩子是加拿大籍,回国后入托、上学都成问题,再说很多人都是为了孩子才出国的,他们怎么反而想把孩子带回国内呢?”

“也是无奈之举”荆明怜悯地说。

加拿大小公民

2002年4月,李美和钱鹏的孩子满月了,荆明一家约小慧夫妇去给李美的孩子过满月,没想到在李美家看到了赵洪和刚从国内回来的张郁。

李美、钱鹏掩饰不住初为父母的喜悦,准备了很丰盛的酒菜,满脸笑容地招呼着客人们。

大家都举起了酒杯庆祝新生命的诞生,荆明代替喂奶的女主人一边张罗着给大家倒酒让菜,一边喊:“人逢喜事精神爽,钱鹏又回归了英雄本色不再吝啬了,大家尽情地喝吧。”

当她走到张郁身边时,张郁摆了摆手:“我身体不舒服不想喝。”

荆明问:“哪里不舒服?严不严重?”

小慧也关切地看着张郁,张郁比以前瘦了许多,原来很秀气的脸,显得颧骨突出了,且脸色发黄,满脸的疲惫。

赵洪拉了拉妻子,让她靠在了自己的肩上,“不用担心,她就是有点儿累了,虽然她英语好,可毕竟不是母语,又没有学过会计方面的知识,所以,上课很吃力。我就更惨了,改行学了计算机,语言不好又学新知识,课上听不懂,只好课下花成倍的时间弥补了。最近,听说计算机专业也不好找工作了,我正想着改学精算呢,好在加拿大大学体制灵活,有些相关课程的成绩可以TRANSFER(转换),但有些不相关的课程就白花钱、白费力了。”

钱鹏说:“我不是也改行学会计了吗?你的托福成绩那么好,我才考了580分,你听不懂,我就更听不懂了,好在我老婆原来是学外贸会计的,英语又好,所以也就成了我的家庭老师了。看来在加拿大上学虽然有政府贷款,学费和生活费都不用愁,但是,毕业也很不容易啊!”

大家都沉默了,李美见气氛有些沉闷,就赶快把新生儿抱了过来,大家都叫她CANADIAN(小加拿大人)。这个小家伙粉嘟嘟的、胖胖的小脸,像她爸爸一样的大眼睛,可爱极了。李美说:“放暑假时把她送回国,请个小保姆带,因为我妈要照顾我爸,孩子的爷爷、奶奶也七十多岁了,身体又不好。”

小慧担心起来:保姆与孩子没有任何亲情关系,即使负责任也比不上孩子的亲人,更不如孩子的父母,孩子冷了、饿了、病了、碰了、摔了,怎么办?联想到在加拿大有许多移民的小孩儿都被送回了国,如果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亲自带那是幸运的,倘若……。她不敢想下去了,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等姚汉找到工作后再要小孩,那样,她就可以无忧无虑地在家带孩子了。

从李美家回来后,小慧觉得身上很乏,吃饭也不香,做什么事情都没心情,不舒服的感觉越来越明显。她去看了家庭医生,结果是已经怀孕两个多月了。小慧不想现在要这个孩子,她想坚持打工维持家庭开销,好让丈夫安心的找工作。可是在加拿大做人工流产很难。只有选择要这个孩子了。

孕妇班

小慧已经三十岁了,属于高龄产妇,又是第一胎,工厂车间里烫袜子的烟很呛,化学味道有损人的健康,工作中还经常负重,为了保证生个健康的孩子,小慧听取了家庭医生的建议,休病假在家保胎。按照加拿大政府的规定,工作满九百个小时的孕妇,在生产和哺乳期内,政府发给五十周的失业金,一般来讲,月金额是上班时工资的50…65%。

小慧的朋友告诉她:附近的医院里有个专门为孕妇服务的“妇女中心”,“中心”开办了孕妇班。妇女从怀孕到孩子出生十个月期间,都可以在那儿参加活动,每周活动一次。“中心”经常举办孕期和哺乳期的知识讲座,有专业人士指导孕期和哺乳期妇女如何生养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