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还是那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顾客们在没有对比出真正的品质差异之前,是很容易被价格差异打动的,贪图小便宜也是国人常见的消费心理。

不过让吴小正欣慰的是,认可他吴大厨的回头客还是挺多的,尽管卖的速度没前几天那么快了,但他家的腌萝卜还是没多久就卖完了,毕竟市场那么大,而他家每天的出货量并不多。

吴小正并没有大意。自家的腌萝卜卖完之后,他又一次在市场上逛了起来。

他很快就发现了山寨产品,档主还有点面熟,吴小正记得他还买过自家的腌萝卜,一次还买了好几瓶。

“哟,小吴大厨怎么来了,欢迎欢迎。”

这档主笑着说道,他脸皮可不是一般的厚。

“你也卖起腌萝卜了啊,味道怎么样?给我尝尝。”吴小正波澜不惊地说道。

档主连忙把试吃品递了过来。

吴小正接过来先看了一下。

嗯,萝卜没有削皮,这档主估计是觉得萝卜削皮完全是多此一举。

然后吴小正又吃了一块。

嗯,味道倒是差得不多,但口感差点,没那么脆。

吴小正心里有数了。

山寨产品和吴大厨出品的正品还是有差别的。

首先就是口感这方面的差别。

如何保持腌萝卜的脆度,这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腌制时对加水的温度、酸碱度都是有较高要求的,一般人很难把握到位。

再有就是腌萝卜的味道差异。

这山寨腌萝卜刚腌制一两天的时候,口感和味道和他家的差得并不太远。但时间长了之后,萝卜皮的苦味就会被浸泡出来,严重影响味道,酸度也会越来越酸,影响入口,还有就是萝卜会变得绵软……

“怎么样,吴大厨,给指点一下呗,这腌萝卜怎样才能做得像你家的那么好吃?”

这档主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家的腌萝卜味道比不过吴家的,因此厚着脸皮求教。

不过这脸皮也实在是太厚了一点吧!

“教会徒弟会饿死师傅的,这事我不干。”

吴小正摇了摇头,背着手就走了。

对于别人山寨自己的产品,吴小正是没法去控制的,毕竟这不是自己的专利产品,任何人都有权利去做,但吴小正却开始认真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让“吴大厨”这块牌子给立起来。

吴小正如果想长期从事食品加工这一行业的话,最终还是得靠品牌、品质和口碑来制胜,确实是时候正式树立品牌的时候了。

第16章 采购年货

时间一晃眼就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四,按照国人的风俗,要过小年了。

这些天以来,吴家的腌萝卜还是照常卖着。

尽管山寨产品越来越多,但对吴大厨出品的腌萝卜影响并不算太大,毕竟他家出品的腌萝卜数量并不多,吴小正连已经有所准备的渠道销售都还没开始启动。

不过吴小正还是有所动作的。

在发现山寨产品之后,吴小正立即就把吴奶奶拉进了城里。

他先找了一家理发店,先把吴奶奶梳妆打扮了一番,吴小正还亲手给她化了一点小妆,并且买来了一件崭新的厨师服给她穿上。

还别说,吴奶奶稍微打扮一下,还挺有大厨气质的,毕竟她年轻时也是大美人一个。

打扮好之后,吴小正又把吴奶奶拉到了一家照相馆里,花大价钱拍了一张快照,加急冲洗的那种。

第二天,吴小正取了照片之后,立马就找了一家小型印刷厂,设计并印起食品标签来。

标签印得比较简单。

因为产品还很单一、产量也还很有限的原因,吴小正在设计标签的时候,只用上了吴奶奶的厨师头像,再加上“吴大厨”三个大字、“秘制食品”几个小子,再加上简单的设计就完成了,连厂址、联系电话都没有,算是典型的三无产品。

不过在这个年代,只要不是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一般是没人去查的,市民因为食品安全的意识也还没养成,对此也并不在意。

于是乎,吴大厨出品的腌萝卜罐上出现了一张简单却很漂亮的标贴,正式与那些山寨产品区分开来了。

就这样,在最有限的条件下,吴大厨这个品牌艰难地走出了它的第一步。

吴小正原本还想再多做一点事的,但临近年关,很多事情都没法做了,连腌萝卜过几天都得停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