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好不容易碰上一个妖孽,怎么不跟他多聊点什么呢?当然,杨贵平也有继续考究吴小正的意思。

“小正,我再请教你一下。你说,按照我的职责分工,我在城关镇应该怎么做才好?”

吴小正此时又喝得有点嗨了,他不假思索地说道:“经济,发展经济。既然是市场经济时代来临,那就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

这句话刚一出口,吴小正就有点后悔了。

吴小正记得,在接下来的3月里,中央政治局会举行全体会议,再次强调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和解放社会生产力,然后就是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吴小正在学校的时事政治课上把耳朵都给听烂了。

现在这话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真的不合适,因为这样显得太有前瞻性了,吴小正不想来装这个逼。所以他又及时地逼上了嘴巴。

杨贵平对此自然是浑然不知的,但他觉得吴小正说的很有道理,总体思路应该是没错的。

于是他又追问道:“具体应该怎么做?”

吴小正心想,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我就是个半桶水的水平,你一个未来的市长来征求我的意见,未免也太为难我了吧!

不过他转念一想,自己虽然不擅长政治与经济,但最起码有重生的经验。而杨贵平在他印象中又是一个难得的好官,他是想一心为老百姓办点实事的。既然如此,为啥不提点一下他呢?

稍作考虑后,吴小正说道:“乡镇企业,多在乡镇企业上做文章,帮助和扶持乡镇企业做大做强,既然咱们镇是地区指定的蔬菜生产基地,那不妨把重心放在与蔬菜相关的这一整条产业链上面。”

“怎么说?”杨贵平还是有点不解。

吴小正当然不能告诉他,九十年代将是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的年代,乡镇企业即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因为这些是很多年后才总结出来的。

不过吴小正可以换一种说法来跟杨贵平说。

“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好处太多了。”

“首先在利用当地的资源方面就有很大的好处,比如说,我这样的食品加工厂,就可以把农民卖不出去的萝卜白菜重新变成热销产品,如果发展壮大了,完全可以带动一大批农户来围绕我的工厂进行生产,农民的收入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杨贵平点了点头。

他觉得吴小正说得很在理,这也正是他那么看重吴小正这个食品加工厂的原因,只是他暂时没想这么深、这么远而已。

吴小正继续:“再有,乡镇企业的发展,会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大量的社会问题,还可以让老百姓富裕起来。老百姓富裕了,又会通过消费的方式带动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杨贵平听得眼前一亮。

第33章 醉酒又闹事

从吴小正的话里面,杨贵平一下子就听出了很多层意思。

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最怕的就是没事干。没事干就意味着没收入,没事干的老百姓多了,就会滋生很多社会问题,比如说打架斗殴、偷鸡摸狗、打牌赌博等,这对当地政府的管理也是非常不利的。

反正,老百姓有事干了,收入多了,他们就会去消费,就会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就好比滚雪球效应一样,扶持乡镇企业做大做强,就像雪球最开始的那个小石子,会越滚越大。

杨贵平感觉自己似乎找到了施政的方向。

吴小正还在继续:“剩下的就不用说了,乡镇企业一旦发展起来,其所产生的利税,又会使政府的资金变得富余,让你们有充足的财力去做更多的事。”

吴小正清醒地记得,现在的国税和地税还没有分家,地方上所产生的税费收入大部分都是留在地方的,这对当地政府来说,有大量收入可能更能吸引他们去大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杨贵平又点了点头,他感慨地说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冲你刚才说的这些话,我必须敬你一杯。”

然后不等吴小正有反应,他端起了杯子,对着吴小正一敬,然后一口干了下去。

吴小正无奈地笑了笑,只好又陪他干了一杯。

吃了一口菜,杨贵平又好奇地问道:“你这么主张我去发展乡镇企业,你就不怕我再扶持几家食品企业来和你竞争、抢你生意吗?”

吴小正呵呵一笑,说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竞争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