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1/4页)

很显然,吴小正刚才的几句话对李华也有所震惊,她问李伟道:“你们厂现在真的这么差了?”

李伟回道:“这几个月工资确实一直在拖。”

李华又问道:“那你去找石军荣干什么?叫你不是离他远点吗?”

面对李华的质问,李伟似乎有些犹豫,磨蹭了一下之后,他才回道:“石哥说让我带几个人去罐头厂讨债,弄成了他想办法把我调销售科去。”

这下好了,李华又是一巴掌抡了过去,而且这次是真抽了。

这得对那个石军荣有多大的意见啊?竟然对自己的弟下这样的狠手。

这下李伟也急了,他大叫道:“姐,我没答应他!”

李华这才停手。

李伟的话反倒是给吴小正提了一个醒,这让他意识到,玻璃厂现在不仅效益不好,很可能还已经身陷债务危机。

这也是这个年代很多国企的通病,吴小正甚至还记起来,这两年正是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清理“三角债”的时候,而且还是由国务院主持的,“三角债”这个词还经常出现在时事新闻上面。

看来玻璃瓶的是必须得另找厂家了。

按照吴小正原本的想法,他还想再找找门路,看看能不能把定制玻璃瓶的事情和玻璃厂给落实下来。毕竟这是本县的企业,如果食品加工厂能快速大规模发展起来的话,说不定还能挽救一下玻璃厂。

现在看来完全已经没必要了,如果死盯着玻璃厂的话,说不定反而会把自己的工厂拖入麻烦之中。

得打听一下地区那边那家玻璃厂的消息了。

第118章 铁饭碗和瓷饭碗(1/3)

李华这边刚才的动静有点大,终于引起了军哥他们那帮人的注意。

这种聚会的氛围就是这样的。

身为同学,又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在酒席刚开始的时候,自然是熟悉的兄弟们之间更亲近,吴小正和李伟这两个小字辈自然就暂时给忽略了。至于李华,大家都知道,最好别轻易去惹她,哪怕是喝酒。

吴小正对此倒是不在意。

对他来说,他还巴不得被忽视,因为一旦跟这帮家伙拼起酒来,自己很可能没好下场。

可他还是逃不过。

因为李华跟李伟之间的动静有点大,那帮人还是瞄上了他们。

此时,三瓶湘水大曲已经被他们干掉了,可酒兴才刚刚起来。

梁振华先端着一杯酒走了过来。

在这些人里面,他是最先认识吴小正的,也相当清楚吴小正的生意有多好。

刚才军哥在跟大家拼酒的时候,已经跟大家提起了食品加工厂要招人的事,有很多人心动,其中就包括梁振华。

可是他是有顾虑的。

依靠家里的关系,梁振华在高中毕业后很快就在西城菜市场的管理处找了一份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厮混,手下还带起了兄弟,虽然工资不高,但也还算混得舒坦。

与其他兄弟们相比,梁振华混得算是比较不错的一个了。

但他也有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这份工作的收入太固定了,一百多块钱一个月,除了商贩们偶尔会孝敬一点烟酒之外,并没有太多的油水。

因此他很想有份收入更高的工作,而吴小正的食品卖得这么好,真的让他有点心动。

但他的顾虑之处在于,他现在的这份工作收入虽然不高,他暂时也只是合同工,但最起码菜市场也是政府下辖的单位,时间干长了,还有转正的希望。

而吴小正这边,纯粹是一个私人企业,150元的底薪也好像没有特别的优势,所以他有点纠结。

这就是城里人与乡下人的区别。

在这个年代,对乡下人来说,150元一个月的工资是已经很有吸引力的了,但对城里人来说吸引力并不大。

而且,现在还有一种说法,叫铁饭碗和瓷饭碗。

在老百姓的眼里,国家下属的企业和单位,一旦进去之后,就是铁饭碗,拿住了就一世都不用担心没吃的。

而私人企业的是瓷饭碗,收入虽然也不差,但随时都有可能把饭碗砸碎。

梁振华现在端着酒杯来敬吴小正,目的就是想从他嘴里多探听出一点消息。

“小正,你们厂开出的150的底薪有点低啊,做销售的这点薪水哪有什么吸引力啊!”

梁振华说得很直接,而其他人此时也停了下来,因为也很关心此事,顿时尖起耳朵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