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1/4页)

可就算是这样,杨贵平还是没有放弃,他在努力挖掘能出政绩的地方。

杨贵平也意识到,要想出业绩,发展地方经济才是王道,所以在遇到吴小正之前,他也尝试过去挖掘一下乡镇企业、养殖户、种植户之类的,想尝试扶持起一些来,以带动地方的经济。

可他发现,他所挖掘的那些,大多是扶不起的阿斗。

直到遇到吴小正,他的那个食品加工厂计划才让他眼前一亮。

说实在的,他一开始也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的。以他的背景和能力,他对吴小正的扶持力度并不大。

可他发现,吴小正一直在给他惊喜。

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当中的农商合作计划,已经成为了杨贵平出政绩的大亮点。

可他觉得这样还是不够的。

身为地方官,他不能只凭一条腿走路,他必须发掘新的亮点。

遗憾的是,他还是找不到新的亮点。

这是为什么呢?

直到他今天听了吴小正的培训。

他发现,这个少年的眼光真的不是一般的长远,思维也不是一般的开阔,胆子也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他想跟吴小正聊聊,聊聊他的迷茫,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灵感。

至于吴小正的年龄,又一次被他忽略了。

不是连孔子都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吗!

这一点杨贵平是看得非常清楚的。

这也正是杨贵平一直陪吴小正胡闹到现在的原因,他需要一个单独跟吴小正相处的机会。

第246章 送出去,请回来

两人在吴家坐下之后,杨贵平拉起了话题。

“你知道吗,我到城关镇后,第一个扶持的是一家养鸡场。在前山村那边,有一个养鸡专业户,我过去了解了一下,发现那户人家有想做大的意思,就给他找资金,并安排他去了省城的一家大型养鸡场参观学习……”

杨贵平用自嘲的语气说起了他的糗事。

他的第一次尝试结局有点凄惨。

当时,那个养鸡场在他的大力扶持之下,顺利开起来了,那户人家一口气就养了几千只鸡。

一开始还算顺利。

可两个月之后,那里的几千只鸡却在几天之间死了个精光,鸡场主基本上是血本无归。

而导致鸡死亡的原因就是鸡瘟。

“你发生鸡瘟的原因是什么不?那个鸡场主告诉我,他觉得前山村从来没有发生过鸡瘟,他嫌一只只给小鸡注射疫苗麻烦,还费钱,就干脆省了这一步。”

“我就想不明白,这么大的投资,那人怎么可以这么大意,我只能说他心真大!”

杨贵平说起这事来,还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很是愤愤不平。

对此,吴小正啥话也没得说,只能当一个合适的听众。

杨贵平继续说起了那事。

“我后来又想,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想再去劝他重新再来,如果可以,我可以再想办法给他弄点资金过来……谁知那家人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一次失败就把他们弄得灰心丧气。”

“一个星期之后,那家人竟然全家跑出去打工去了。”

……

对此,吴小正还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杨贵平又说起了第二件糗事。

“其实你家不是我扶持的第一家食品加工厂,之前在邻村还有一家。可你知道吗,我帮他们弄了一笔扶持资金来之后,那家人竟然偷偷地用那笔钱盖了一座新房子,然后弄了一个简单的腌菜坊来应付我。”

“后来为了躲着我,看到我过去,竟然连门都不开。”

吴小正忍不住笑了出来。

他心想,未来的杨市长原来并不那么接地气的。

在吴小正看来,他之所以有接二连三的失败,一方面是刚入官场的他还存在着一些理想主义的成分,另一方面则是对乡下人的农民式狡诈还不够了解。

原来背景深厚的杨镇长起步也并不是那么的顺利啊,如果不是遇到自己,他还在处于交学费的阶段。

杨贵平还在说他的糗事,这次在吴小正面前,他算是真正打开了心扉。

“还有一些小型的乡镇企业也是,我怎么扶也扶不起来。”

“我就不明白了,同样是人,为啥你这边能搞得有声有色,别家的就不行,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杨贵平很诚恳地向吴小正请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