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 (第1/4页)

�约叭盟�芯醪淮淼奈獯蟪�称氛飧鱿钅恐鞯计笠瞪稀�

在他看来,这样应该不会有太明显的给杨贵平撑腰的嫌疑了。

不过媒体记者们却有点头疼了。

这次来的媒体记者可不少,而且大多是与政府有关联的。可以说,很多记者都是冲着廖书记来的,可廖书记的讲话内容如此简短,既没重点也没倾向性,这让大家如何去报道呢?

新闻报道也是需要抓重点、找亮点的。

还好,下一个环节就是记者自由提问时间。

记者们自然有话要问,而且目标首先是冲着廖宏才书记来的。

程若柳是《湘南日报》的首席记者,同时也是《湘省日报》的驻地记者,她平时可没少采访廖宏才这位地委书记。

因为熟悉,她第一个跳出来发问,并且问题还比较尖锐。

“请问廖书记,在大家看来,城关镇这样一个合作项目,规模并不大,应该不值得您如此重视,请问您出席这样一个签字仪式,是否还有其它原因?”

这个问题问出了所有记者们的心声,大家都尖着耳朵听了起来。

廖宏才身为地委书记,情商还是很高的,这样的问题难不倒他。

“我之所以来参加城关镇这样一个农商合作项目的启动仪式,自然是有重要原因的。”

廖宏才第一句便有点语出惊人,记者们更加凝神静听,生怕错过关键内容。

“大家都知道,咱们湘南地区原本就经济欠发达,下面的很多乡镇更是处在贫困线的边缘。为了帮助老百姓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我们的基层干部们一直在努力,但卓有成效的好路子一直没找到。”

廖书记的这一句立刻就获得了大家的认同,因为他说的确实是事实。

廖宏才话锋一转:“单从项目的整体规模来看,城关镇的这个农商合作项目确实不大,可它却是一条提升地方经济、带动老百姓共同发家致富的新路子、好路子。”

“单是这一点,就值得我这个地委书记来跑一趟,我希望我这个地委书记还能稍稍有点面子,能带动全地区的基础干部来学习城关镇干部们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也能带动更多的企业向吴大厨食品学习,为改善当地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的这一句,廖宏才稍稍幽默了一下。

廖书记竟然拿地委书记的面子来调侃,大家立即笑了起来。

廖宏才的这个回答是非常成功的。

媒体记者们似乎明白了,廖书记之所以出席如此小规模的一个项目,是因为关心地方经济的发展,关心老百姓的脱贫致富问题。

廖书记心系全地区老百姓!

记者们似乎找到了本次活动的亮点。

“廖书记,请问您是否看好这个合作项目的发展前景?”

有一个尖锐的问题被提了出来。

当然,这样的问题也难不倒廖宏才。

他笑道:“这个问题你们不应该问我,而是应该问这个项目的主导企业,只有起主导作用的吴大厨食品做好了,与它合作的农户才能真正受益,只有吴大厨做大做强了,受益的农户才会更多。”

廖宏才成功地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吴大厨这家主导企业身上。

不仅如此,他还郑重其事地加了一句:“对于本次活动,我希望你们媒体记者的眼睛不要盯在我这个地委书记身上,而是要盯着项目本身,以及吴大厨食品这家主导企业,并且能长期关注一下,看看这个项目是否真正能给老百姓长期带来实惠。”

这句话给媒体记者们的误会有点大。

按照廖宏才的本意,他是希望转移媒体记者们的视线,不要让大家盯着他来问。

可在媒体记者们听来,廖书记似乎有长期重点关注这个项目的意思。

于是他们也上心了,准备深挖一下这个项目跟吴大厨食品这家企业,看看是否真具备长期跟踪报道的价值。

如此一来,廖宏才转移目标的愿望是达成了,可吴大厨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却成功引起了记者们的关注。

大家先把目光转到了这个项目的发起者杨贵平身上。

“请问杨镇长,据我所知,吴大厨食品只不过是一家刚起步的小企业,你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家企业来合作呢?”

这样的问题自然难不倒对吴大厨非常熟悉的杨贵平。

他开始侃侃而谈:“在我看来,我所选择的合作企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