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1/4页)

而对杨贵平来说,他又有大收获了。

吴小正的这些建议,远比直接跟他提条件要好得多,这不仅解决了供销公司深化企业改革的燃眉之急,还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期解决办法。

跟这小子在一起果然有收获!

这下好了,杨贵平呆不住了。

原本他是打算在吴家蹭饭的,可现在他等不及了,他得赶紧把这些建议去跟戴博艺分享,然后还得跟他姥爷去交流一下。

临走之前,他吩咐杨正义:“杨主任,你把刚才小正所说的,整理成文件,我有用。”

然后他诡异一笑,说道:“对了,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如果我能去国资办,你也可以跟过去,级别上也能升半级,你跟嫂子商量一下,千万别告诉我你不愿意啊!”

因为心情太好,杨贵平终于憋不住把这个好消息说了出来,然后快速离去。

杨正义惊呆了。

他在城关镇一呆就是十来年,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混到副科级,后来听吴小正的,跟着杨贵平才干了不到两个月,一下子就升了,而且是从镇里升到县里去。

这种好事傻子才不愿意啊!

杨正义激动的快哭了。

面对一脸笑意看着他的吴小正,杨正义说了一声“谢了”,然后冲了出去。

他得跟吴敏霞去分享这个喜讯去!

屋子里只剩下了吴小正一个人。

他开始考虑起接受供销公司职工的得失来。

说实在的,就算不附加任何条件,他其实也乐意接收供销公司那些职工。

因为相对响水村的农民工人来说,那些职工毕竟工作经验更丰富,文化程度也要更高一点,上手会比响水村的农民工要更快。

并且,按照他的计划,供销公司的仓库一旦到手,他还准备开大饭店的,到时又需要大量的人手,因此消化供销公司的那六十名职工根本就不是问题。

当然,他到时还会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他只接手年轻职工。

他可不想吴大厨成为养老院。

至于附带的优惠政策,那就是意外的大收获。

不得不说,吴小正又打了一手如意算盘。

第327章 形象代言人张颖

吴敏霞、刘志军等人很快又回来了。

大家都有事找吴小正。

刘志军之所以找吴小正,自然是销售方面又碰到了难以解决的新问题。

问题并不是出现在总体销售上。

事实上,吴大厨的产品现在一直是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单从销售额来说,最近日销更是突破了三万元。

并且,由于生产规模增大,又引入了高效的机器生产设备,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进一步拉低,使得销售毛利比以前又高了很多。

如果不计算税收的成本,吴大厨现在可以用日入万金来形容。

问题出在老干妈的销售上面。

按照吴小正的计划,老干妈是要成为吴大厨食品的长期主打产品之一的。

可刘志军发现,自从老干妈推向市场以来,其销售情况很是不理想,别说成为主打产品,就跟腌萝卜、酸辣白菜相比,都还差了一大截。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销售部门将严重有负吴小正的期望。

可他们一时又想不出有效的办法来,就只好再来找吴小正。

在刘志军等人看来,吴小正就是万能的。

吴小正确实是万能的。

刘志军把情况一说,他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这还是企业缺少专业市场推广人才的问题缘故。

说白了,这是一个新产品用户使用习惯培养的问题。

作为酱味系列产品,老干妈的食用是和下饭菜系列有所不同的。

对于下饭菜系列产品来说,消费者最常用的食用习惯是开罐就吃,当零食解馋、下饭下酒都可以,不吃也问题不大。

老干妈则不同。

一般来说,老干妈很少是直接食用的,更多的是在下面条、炒菜时用来调味。

那么问题来了。

大家以前都还没使用老干妈的习惯,那怎么可能会有购买老干妈的需求呢?

这样的习惯必须引导和培养!

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专门针对老干妈这个产品来做专门的市场宣传推广。

这个问题对于吴小正来说没有难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