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 (第1/4页)

娘的!”

“相比发展经济,给子孙后代留一片干净的土地更为重要。”

“还有,既然湘水县是整个湘南地区甚至全省的蔬菜生产基地,在这样的情况下,确保环境不受污染、生产绿色无污染蔬菜更为重要。”

……

为了向未来的杨市长推广其“生态”理念,吴小正在不遗余力地对他施加影响。

由于一时说得太多,听得杨贵平都有点不耐烦了:“行啦,我知道啦,要重视环保问题。”

吴小正这才在满意地在这个问题上放过他。

可杨贵平却感到为难了。

按照吴小正的说法,一家企业要想通过改革来获得新生,既要割腐肉、甩包袱,还要考虑环保问题,又要在技术和机器设备上更新,还要在市场营销等方面跟上市场的潮流,如此一来,符合标准的企业整个湘水县都没剩几家了吧!

他毫不犹豫地又把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这下轮到吴小正为难了。

他为难的地方不在于方法,而在于他所了解的方法,在这个年代实在是太过于前卫,一有不慎,就会影响到杨贵平的前程。

作为重生之人,他自然知道国企改革的发展轨迹。

比如说,在现在的92年,国企的改革还只是以下岗分流为主,直到五六年后,才开始大规模的变卖、改制。

到了最后,像湘水县这样的县属国企,最终能生存下来的屈指可数,大部分都倒闭、改制了。

可问题是,在现在这个年代,一下子让杨贵平对国企进行大规模的变卖、改制,他敢吗?

稍有不慎,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帽子就会扣到他头上来,让他前途尽毁。

唉,杨贵平这是自己弄了个烫手山芋在捧着啊!

第398章 棋的不同下法

同样的一盘棋,在不同的人手里就会有不同的下法。

这跟人的性格有关系,跟人的背景有关系,跟思维的局限性也有关系。

比如说杨贵平的这盘大活棋,如果交给吴小正来下,他的思路绝对是只保存最重点的几颗子,其它的统统兑掉,以保存最后的实力,赢取最终的胜局。

而按照杨贵平现有的思路,肯定是弃几颗,然后活大部分,以保存整体的实力。

只有吴小正才知道,杨贵平的这盘大活棋,想法是大胆,格局也很大,可最终结果却是很难如愿的。

原因在于四个字:大势所趋。

吴小正决定把自己的想法告知杨贵平,信不信、要不要采用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依我看,咱们湘水的这些国企,不管你怎么改革,能以国企的形式存货到最后的,最终很可能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

吴小正先把这一残酷的结果告知了杨贵平。

“这么严重?”

杨贵平不肯相信,惊疑地看向了他。

吴小正点了点头。

“为啥这么说?”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竞争日趋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势必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企业很自然地要面对一个优胜劣汰的淘汰过程。”

“现在市场竞争还刚刚开始,咱们湘水的国企就已经扛不住了,你觉得它们还能继续面临更残酷的竞争?”

吴小正说得非常直白。

杨贵平的信心一下就动摇了。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确实是想放弃少数几家实在没法挽救了的企业,来存活更多还有救的企业。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跟这个年代的大部分官员一样,始终不愿相信,已经存活了几十年的国企,竟然会扛不住市场的冲击。

说白了,是官员们的思维还或多或少地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未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这种转变,更没有做好迎接市场冲击的心理准备。

杨贵平同样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的侥幸心理。

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年代,尽管变还只是刚刚开始,但历史的车轮谁都挡不住。

“在市场经济时代,能存活的企业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小快灵型的,第二类是大广全型的,第三类是有较大区域优势的。”

吴小正还在继续给杨贵平造成更大的冲击,这也是在帮他明确思路。

所谓小快灵,是指企业规模小,适应市场快,应变灵活。

这样的企业,能快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能准确地在激烈的竞争中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