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部分 (第1/4页)

“这是必然的,按照钟老师的计划,再过一段时间,计算机社团的班级就会按照个人能力、学习进度分成快班和慢班,慢班作为普及班,快班将会增加时间重点培养,以我们学校现在的设备和师资投入,到明年参加这样一个比赛当然不成问题,甚至还有望拿好成绩。”

吴小正的投入不是白投的。

要知道,他是把长郡作为了未来的计算机人才基地,因此,在这方面他可是大手笔的投入,不管是设备还是师资,他都相信,一般的学校绝对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在这个年代,真正的程序高手都算得上是稀有人才,是不会沦落到中学去当老师的。

只有在长郡,因为有吴小正舍得花钱,才有机会把最有水平的老师请进来。

在这样的投入下,如果连一个比赛都不能参加,那吴小正就白投了,或者说钟明煜失职。

胡校长大喜。

他没想到,吴小正个人拒绝参加一项奥数比赛,却回报给学校一个竞赛团体。

并且,这个竞赛团体一旦有了开始,以后都能持续参赛。

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得好成绩是迟早的事,而这很可能让长郡成为湘省在此项比赛上获得好成绩的首个学校。

这比吴小正参加奥数竞赛并获奖更有荣誉啊!

这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吗?

“顺便告诉你一声,这个比赛我也会去参加,并且争取好成绩。”吴小正又给出了一项承诺。

按照他的风格,他原本是没兴趣去参加这种比赛的。

可是他认为,必须给自己一点压力,才能使他在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上,只学到一点皮毛。

既然已经有打算在未来it行业大展拳脚,他就要先迫使自己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

第726章 变态的竞赛

吴小正终于见识了奥数竞赛的变态。

竞赛的试卷看似简单。

整套试卷,总共就只有8道填空题和3道简答题,其中填空题每道8分,简答题第一道16分,其余两道各20分,总共120分的题。

这题量似乎并不大。

答题时间看似也很充裕,从早上8点到9点20,足足有80分钟时间。

可第一题就把吴小正给难住了。

现安排7名同学去参加5个运动项目,要求甲、乙两同学不能参加同一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人参加,每人只参加一个项目,则满足上述要求的不同安排方案数为?

一看到题目,吴小正就愣了好一阵子。

这就是奥数很讲逻辑的地方。

别看这只是一道填空题。

可要想做出这道题,首先就得考虑到参赛方案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其中一个项目有三人参加,还有是其中两个项目有两人参加,然后开始用专业知识去算每种可能参加的人数。

在算的时候,还得排除甲乙两同学同时参加的情况。

这样的填空题,如果放到高考里去,完全可以作为最难的简单题。

而这还只是最简单的一道填空题,后面的一道比一道难。

好在吴小正已经掌握了高二高三的数学知识,基本清楚这道题的答题方法。

花了好一阵功夫,他这才算出了15000种可能这个答案。

谢天谢地,终于不会得零分了!

吴小正开始耐下性子做后面的题。

事实上,得零分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他已经掌握了高中数学的全部知识点。

而这项比赛还只是以考核知识面为主的初赛,相对来讲,大部分题目如果对初高中数学知识掌握得比较全面,逻辑思维能力又很强的话,大部分还是能解答出来的。

只是比较费时间。

可就算是这样,还是有一道填空题和最后一道简答题把吴小正给难住了。

而且答题时间还不够。

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吴小正对类似题型还是做得太少了。

出了考场后,吴小正看到,班上的其他三名同学,包括刘芝兰都哭丧着脸,一看就是考得不理想。

“醒醒吧,考得不理想是正常的,这样的比赛,对于刚接受高中奥数竞赛的我们来说,就是打酱油的,别指望拿好成绩!”吴小正笑着安慰道。

这个年代还不像是后世。

到了后世,娃娃们上学那才叫累,奥数思维直接是从小学开始培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