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 (第1/4页)

痛定思痛,倪光南更加觉得,中国的计算机产业,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于是,矛盾升级了。

在性格方面,倪光南是典型的技术思维,属于情商较低的那种,他所认定的事,任何人都很难让他改变主意,包括柳传志。

除非他撞了南墙自己愿意回头。

在矛盾升级的情况下,就算柳传志情商再高,就再也缓和不了。

这是一场涉及到各自底线的冲突。

最为关键的是,在之前的造神运动中,倪光南已经习惯了任何人对他言听计从。

可现在,联想上上下下的人,包括柳传志,都开始对他说不,这让他一下子很难接受。

情商不高、一根筋的人,在极端的情绪左右下,很容易做出过激的事。

因为被反对,倪光南开始针对柳传志采取了一系列极端的手段,包括向计算机研究所举报,说柳传志涉嫌贪污之类的。

于是,两人几十年的交情破裂了。

无奈之下,果敢的柳传志,直接将倪光南扫出了联想的大门。

这就是业界有名的柳倪之争。

关于贸工技和技工贸的争论,当时在全国都掀起了轩然大波,后世更是把这当成了典型的商业案例。

之所以能成为典型,是因为这个故事还没完。

毫无疑问,将倪光南扫地出门的柳传志最终还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所带领的联想能成为世界五百强、全世界最大的pc生产商就是证明。

可是,若是倪光南没有被扫地出门呢?

结果又会怎样?

这个问题,还涉及到联想当时的另一项业务,那就是倪光南亲自主持的程控交换机事业部。

当联想集团的发展蒸蒸日上时,一向力主自主核心技术的倪光南坚持认为,联想下一步应当进军核心技术,并顺应计算机与通信融合(ict)的趋势及早作出部署。

为此,倪光南于1992年立项研发联想程控交换机。

1994年7月,联想与华为同时取得了入网证。

当时,联想的程控交换机事业部已成为联想集团第二大部,仅次于杨元庆领导的微机部,其全面实力超过了当时的华为,连中南海都采购了联想程控交换机。

可倪光南一被扫地出门,联想的程控交换机事业部很快也就烟消云散。

后世有人一直在分析:如果倪光南没有被扫地出门,按照他的思路继续发展程控交换机事业,那联想会不会比后世的华为更牛?

这并不是痴人说梦。

要知道,倪光南可是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有名的技术专家,他在业界的影响力非常大,可轻松组织起一批技术研发力量。

如果两人的关系不破裂,他的技术,再加上柳传志的市场营销能力,那种设想并非不可能。

要知道,到了后世,华为最终发展成为了全球第一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和无线通讯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其地位,远远不是联想能比的。

关于结果,这只是后世大家的一种猜想,谁也没有确切的答案。

至于现在的吴小正,他并不在意那个结果。

他所在意的是,一位注定会被联想扫地出门的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现在了他面前,他需要抓住吗?

他有本事抓住吗?

要知道,倪光南不仅是一位专家,还是一块很难啃的硬骨头,一般人根本折服不了他。

第752章 又埋下一颗种子

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吴小正忍不住想起了这句话。

对于it企业来说,企业家和科学家之间的珠联璧合,其重要意义并不逊色于爱情。

他不知道,在若干年以后,柳传志会不会因为倪光南的离去而后悔莫及。

但他无意去改变这段历史。

他现在所考虑的是,主动要折翼的倪光南现在就在他面前,自己要不要抓住机会,要不要抓住这个人。

因为知道历史的走向,吴小正十分清楚计算机与通信融合(ict)的重要意义。

这是未来it技术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而毫无疑问,在未来的几年,倪光南就是这一领域的领导者、先驱者。

只可惜他注定要折翼。

吴小正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