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部分 (第1/4页)

卸���酰��渴窍缦鲁<�囊恍┒裣埃�馍厦嫒��拗屏恕�

老爷子更加好奇了。

他问道:“这些条款列出来后,村民们听吗?”

这是他最想知道的。

类似这样的规矩,很多地方都定过,可老爷子知道,在绝大部分地方,这些规矩都是摆样子的,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执行,或者是执行了也没人听。

“必须听啊!”刘石泉接话了。

“打个比方说,这次分房子,扣分最少的户就可以优先选择。又好比说,村里的福利分红,扣分多的人或家庭也是要打折扣的,其它进村办企业上班、借用村里的设备等,全都跟这个挂钩了。”

好吧,老爷子承认,这样的条例,还是得跟经济利益挂钩才行。

村民们虽然淳朴,但也还是比较现实的。

他也承认,这种模式也是值得推广的。

但他还不满足。

他知道,响水新村能弄出这样一份东西并能严格执行下去,肯定跟吴小正的主意有关系。

他也知道,那小子干啥事都是有大想法的。

他很好奇,吴小正到底想把响水新村打造成怎样的世外桃源?

第969章 良苦的用心

吴小正到底想把响水新村打造成什么样的世外桃源?

他其实没想那么多。

他不是体制内的人,因此并没有怎么正儿八经地想过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啥的,他只是希望,自己老家的乡邻们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能老有所依,能少一点他家前世那样的人间悲剧。

吃好穿好住好这一点还不算难办,只不过是多花点钱,再扶持一下村办集体企业,他就有把握让村里人过上比其它地方更好的生活。

后一点就有点难了。

乡村恶习这东西,那里都免不了,包括他重生之前的响水村也是如此。

而且他还知道,经济越发达,很多恶习就传播得越快,淳朴这两个字也会离大家越拉越远。

因此,他必须在这方面做点文章。

和经济利益挂钩就是他所能想出的最好办法。

人就是这么现实。

而这份东西,摆到台面上来,就是所谓的精神文明。

当然,老爷子等人所看到的,还只是他所做文章中很小的一部分,他还埋了很多坑根本就没讲出来。

现在他准备透露出来一些了。

看在老爷子大老远亲自跑下来的份上,他也必须拿出点诚意,让他有所收获而回。

“我想要做的,就是让集体的力量重新发挥出来。”

他的第一句话就让老爷子很感兴趣。

集体的力量!

他终于发现了响水新村跟其它富裕村的不同,就是村集体在村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在这个年代,这样的情况已经很罕见。

这也是市场经济时代和计划经济时代的不同。

人心齐,泰山移。

这句话是对计划经济时代基层村组织的形容。

在那个年代,土地的所有权跟使用权都是归村集体所有,大部分的公共财产也掌握在村集体手里,村里的主要事务也是由村集体统一安排。

因此,在那个时代,一个行政村更像是一支部队,村集体号令一出,整个村无人不从。

可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被分到户以后,家庭开始独立了,村集体也穷了,这使得村集体的话越来越被村民们当成了耳边风,尤其是关于规矩方面的东西,在很多基层单位无法执行下去了。

村集体在老百姓面前失去了威信。

这应该算是改革所带来的副作用。

响水新村却似乎不是这样。

“你的意思是说,得先让村集体富起来?”

吴小正点了点头。

老爷子这算是开始抓住要点了。

人就是这么现实,没有利益的驱使,再大的官在老百姓眼里也是个屁,更别说村长了。

不拿村长当干部!

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

老爷子还是有些没想明白,他又问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很简单,无组织就无纪律,没有约束的话,人就很容易走弯路,对村民们来说,能约束他们的不是道德,也不是法律,而是村集体。”

这是大实话。

在乡下这种地方,普遍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