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第一节 姐姐妹妹赴汤蹈海

'第七届原创文学大赛'征文

椰 影 丽 人 行

许红宪

(安徽省版权局作登字:2008…A…196…10号)

第一章 椰风海韵中的倒楣事儿

一、姐姐妹妹赴汤蹈海

天气阴沉,北风在祖国大陆最南边的这座城市狂卷着,把扫来的树叶沙土和塑料袋吹上天。开阔的码头上,这北边来的风更是肆无忌禅,把遮挡货物粗绳拴就的大蓬布刮得哗啦哗啦乱响。客轮货轮都暂时乖乖地守在码头边,船顶的小旗发出和做出“服啦”“服啦”的声音和状态。

看来是这肆虐的大风和寒冷把人都刮跑了。在码头的一侧有个车辆进出的边门,一位女子擒着个旅行袋不费力地就随便走进来了。她稍显修长的个子,上穿黑色印花衬衫就是前些年被叫作“黑牡丹”的,下穿深蓝色长裤,里面扣着个人所不见的白色软绉绉的廉价文胸。此时风把她象吹塑料袋似的鼓着往前推行,而她则是眼睛盯着前面百多米处那高高的客轮,白色的客轮船头上有“水仙”两个黑色大字。

女子未走到客轮跟前便折向码头边缘,——港湾里浪波激荡,水色浑浑的,青青的,灰灰的。她低着眼看着脚下的水状,一忽儿又抬眼向前方看去,仿佛要琢磨什么又要看穿什么,嘴里喃喃着“这就是海呀?!”“这就是海呀?!”

她终于冷得架不住了,返身往出口处走去。

一个长得小巧玲珑的女孩,站在大门外对着码头上探头探脑。她站在那里似乎一直等着这二十*岁的女子走过来——

“请问这是码头吗?”——隔了六七米女孩就发话了,是一口道地的四川话。

女子略一点头,边走着边打量着这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嘴里急急地反问:“你也是到海南去的吗?”眼中的女孩连衣裙外套着一件春秋衫,小骨架,苗条又不失丰满,她脚下那双暗红色仿皮鞋式人造革鞋很脏,还沾了不少泥巴。

女孩登时神采飞扬起来:“我就猜你可能是去海南的、、、、、、”她仿佛跟眼前这位和善端庄、有着一双明亮眼睛的大姐姐一见如故。

女子笑了笑:“你是什么时候来的?”边说边走到拐角处拉开帆布旅行包找衣服。

女孩跟着这女子转,女孩快嘴快舌四川话中憋着普通话:“我是下了火车就找买轮船票的地方,买了票就把行李交给那个带小孩的大妈看着,就转到这里来喽。”

说话间女子已将毛线背心套好,说:“我是下了公共汽车,走了没几步,就看见这码头了。还没买票。”

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女子一般不愿搭理陌生人,可对这热情又没有什么城府的女孩就不同了。

女孩带女子去售票厅买票。一路上,两人渐渐有些熟悉了。买了票,快三点了,都有还没顾上中饭呢,就去找个面馆吧,于是,两人又都互相通了姓名,都有了可能处长的意思。

两人对坐着各吃一碗榨菜雪菜面。这女子叫李晓玉的问:“你一个人来海南、、、、、、为什么不和男朋友一起来呢?”

那川女叫杨琴琴的咯咯笑起来,一口的四川话:“你看我不象一个人闯海南的、、、、、、我爹妈不许我们谈,说他‘人品不好’,嗨、、、、、、我出来散散心,你呐?”

李晓玉眼眉低垂着看碗说:“我是来闯的。”

杨琴琴故作神秘了:“你那位能让你出来?”

李晓玉不置可否。

出面馆后,杨琴琴小大人似的小声说:“我就知道你是离了的——”

李晓玉声小语重:“别瞎说。”

第一章 第二节 过筛进行曲

二、过筛进行曲

晚上九点,她们一起随人流上了“水仙”号客轮。不久,传来一阵启动粗大锚链的哗啦哗啦沉闷的钢铁铿锵声。客轮徐徐起动了。

这是四等到舱。舱里全是下下铺的铁架床,上上下下塞满了人,多是小伙子们和二十出头的女孩,也有一些中年人。看上去有文化高的,也有文化低的,有城市的,有农村的,大多为出远门的行李,也有农村青年用塑料薄膜或编织袋套扎着被子。不定期有个老大爷带着个农村大嫂,那大嫂带着三个孩子,看来是送去给前方打工苦力作团圆的。这孩子仨成了舱里主要噪音污染源。

两人的行李暂时放在杨琴琴的下铺上,同邻铺打了个招呼代为照看一下,就一落千丈噔噔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