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两人就这么从从容容地踏着轻快的步子在石阶上走着。不知什么时候起,两人都没有开口——

张建国看看李晓玉,心里重复着感觉:“这个女子好象在哪儿见过?”

李晓玉也有些疑惑,心想:“我在哪儿看见过他?”

张建国半开玩笑地开口:“我在海口呆过几年,海口流传过一首民谣,标题是‘防火防盗防记 者’、、、、、、”

李晓玉刚一笑又收敛了:“在某种程度上是污蔑。”

两人又都闷头踏阶。

张建国侧过头看着李晓玉,心里说:“她的风度真不错。”

李晓玉也想再看看他,就脸侧过半边,用眼角余光扫了他,心里也有一个声音响起:“真有男子汉的气味。”

路旁有一个临崖的亭子,张建国就提议休息休息。两人对坐下来,张建国看着李晓玉忽然开口说:“我一定见过你!”

刹那间李晓玉想起来了,脱口而出:“对,——那天在新华书店,你捧了一大摞书,结果‘山体滑坡’,有一块厚‘砖头’还差点砸了我的脚。”

“你帮忙捡起来的。”

两人都笑了。都感觉彼此的距离一下拉近了,好象都是久别的老熟人。

看到张建国头上汗涟涟的,李晓玉拿出一纸巾递过去:“宽松一下吧,领带别打了。”

张建国听话地把领带一松——原来是一条一拉得领带。

李晓玉忍不住笑了。她说:“你没必要因为我是女记者就保持形象、、、、、、”

张建国也有些自我解嘲地笑了。

于是李晓玉就转换话题,问刚才那些来客是干什么的,张总就滔滔不绝起来,说白云岭即将要有大动作,正在向他们争取一笔贷款。李晓玉就赶紧拿出采访本记了起来——

“我们正准备做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这座山作为海内外知名的‘南海佛国’,如何打好旅游牌,推动咱们全省向旅游大省迈进。我们责任重大。我们今明两年准备在山脚下建造一座综合性的三星级宾馆,在宾馆和停车场之间建造一批酒家、特色商店和工艺品商店、、、、、、”

到了半山宾馆,张总安排她在宾馆的标准间里住宿,李晓玉心里第一次涌起了当记者的优越感。晚餐则是在宾馆小餐厅,张建国特意点了几道特色菜招待她,最为特色的是一道“白云羊”,这白云羊种群长年以这云遮雾障的白云岭树叶嫩草为食,长得细皮嫩肉味道特鲜美。次特色是一道“文昌鸡”,这文昌鸡长年累月以周边地方大树落下的树籽为食,于是那肉特别嫩皮特别滑,口感和别地方的鸡就是不一样。李晓玉边品尝着边听张总介绍着,想想自己在这以前岛上的窝囊遭遇,心里真是百感交集。

李晓玉第二天就离开了白云岭,一方面因张建国没空,另一方面则要往就近其它几个县市的有关企业。——一分钟烧不成开水,一次见面也签不下广告。

第二十二节 走进地下室

二十二、走进地下室

李晓玉想帮帮杨琴琴。她注意物色老总,有一家公司的老总似乎和她能谈得来,在第二次上门联系时,李晓玉就说自己有一个表妹,所在单位因效益不好倒了,看看在你公司能否给安排一个工作,什么岗位不计较。那老总沉呤了片刻,说你大概对我们公司的运作情况不大清楚吧,我需要的人才都是在人才市场上招了又选的——她有什么特长?有什么学历?李晓玉一时无言以答。那老总接着说,我们大陆来的亲戚到海南来找工作,我们也不过是包吃包住一星期,他自己找不到工作站不住脚,自己向后转。李晓玉只得作罢,另行联系。晚上李晓玉在二楼走廊里给杨琴琴打电话,告诉她已开始为她找工作了,让她有个思想准备。可杨琴琴没等她说完就打断她的话:“、、、、、、你不要找了!我现在很忙,客人在等我,我要赶紧去了,我挂了。”把个李晓玉气得一时心灰意懒。

李晓玉呆了片刻才从椅子上起身,把怀里的电话又放到椅子上,正欲离去,这时电话铃又响了,李晓玉接电话一听,一个很好听的女生般的声音传过来,这声音细细的磁磁的似乎还掺有童音,仿佛在混沌的黑夜空中却听到了清泉滴入静潭的声音,一直渗透到了她的心里,冲去了刚才的不快。

是打进来投诉的:说她参加了一个电器维修培训班,这个学习班简直可以是说一个骗人班,她气愤地写了篇稿子、、、、、、

李晓玉明白了对方的意图,她感到好笑,在海南,一个记者每天都会接触到光陆离奇的事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