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那么,剩下给新人们尤其是给没有公司支持的新人们的好歌曲就太少太少了,这应该是一年后阻碍林启华重新复出的最大的问题,但是,在证实了自己的异能之后,却成了最大的助力。

此消彼长之下,林启华对自己的未来,就需要作出全新的规划了。

毫无疑问,自己必然是要坚持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了,否则,岂不是白瞎了脑海中这些经典的动听歌曲了?浪费是可耻的,浪费上天给予自己的恩赐,绝对是会挨雷劈的。

首先,自己必须要保守好自己的秘密,无论是谁,即使是最亲近的父母,都不能透露丝毫,不理解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一旦泄露,绝对是麻烦上身。

所以,为自己的秘密做好一定的掩护,为自己的突然冒出来的这些原创歌曲找好说辞,是必须的,未雨绸缪,无孔不入的媒体,不是好相与的。

好在,自己有着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外界对自己不会有什么关注,经过一年的沉淀还有惊人的变故这些因素,一年后自己的变化应该是可以解释清楚的。

无非就是受到打击,痛定思痛,静下心来去学习、沉淀,才能写出这些歌曲来,也好在,这些歌曲都是和自己的经历有一定的关联的,不会出现明明是一个年轻男生却写透女人心的情况出现。

现在出现的两首歌曲,如果自己把它制作出来上传到音乐网站或者向其他歌手兜售,肯定能大赚一笔,但是,自己就暴露在大家面前了。

其他人不好说,“华艺”公司还有那个郭少可未必会乐意看到自己那么快就咸鱼翻身,对自己的计划就不利了,小不忍则乱大谋,一定要谨慎行事。

其次,一年后的选择就格外重要了,庙小好烧香、店大欺客,说的都是在大公司生存的艰难,没有公司的支持,举步维艰,只能做“漂”之一族。

但是选择大公司,好处当然有,例如机会更多、不怕人欺负等等,但是弊端更多,最重要的莫过于难出头。

资源都给公司的巨星、一线二线明星去了,留给新人的必然不多,还那么多人来争抢,光花在这上面的精力就不少,压力巨大。

如果是普通的新人还好说,但是对于林启华来说,这个是最大的问题,弊大于利了。

小公司虽然资源没那么多,但是对于培养出一个台柱子的渴望是最大的,甚至不少小公司专门做培养新人的生意,培养出优秀的新人,高价转给大公司,以此赚取不菲的报酬,可以说各有手段。

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小公司,拥有一定的自由度还有最大的资源支持,应该是自己应该注意的方向。

第三,就是对自己要进行进一步的特训了,根据自己的推论,脑海中冒出来的歌曲,不会只是一种风格,像目前两首歌曲,一首清新而深情,一首沧桑而奔放。

第二首自己驾驭起来就有点吃力,以后会不会有更多的风格出现?摇滚?soul?爵士?rap?都有可能。

还有很多歌曲,有着特殊的发音方法,才能达到特殊的效果,自己的声音虽然也有自己的特色,音域宽广,高音也不逊色于人,但是,要驾驭不同的风格,肯定要进行多种风格的尝试和训练。

从一开始就走风格多变的道路,虽说大部分歌手都是出道时贯彻自己的特色,到一定的高度才寻求改变,但是自己不一样,要走自己特色的道路。

第四,就是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走出去多接触社会,多去品味人生,才能够更好地引导生成新的歌曲,丰富自己的曲库,这些都将成为自己未来一年的沉淀,这是自己最大的资本和依仗,不能坐等它上门而是要主动出击。

今天在校园碰到马小倩她们,就是一个例子,共叙同学情,诱发了自己对人生、校园、青春的触动,才生成了新的歌曲,这正说明自己要走出去,感受人生的甜酸苦辣、接触更多的人。

思索间,一个计划慢慢成形,接下来要做的事,首先,就要说服自己的父母,让他们继续支持自己走这条路,没有充足的理由,可不好弄。

从小,父亲就希望自己继承他的衣钵,成为国学文化的传承者,而母亲也从小训练自己对国乐的爱好,各种乐器自己都玩的很溜,但是,自己偏偏选择了流行音乐。

现在好了,遇到挫折了,回来了,还要继续一头撞上去,没有充足的理由,他们是不会同意的。

第十章 关键是“机会”

在家里休整了几天以后,林启华才找到和父母坐下来谈事情的机会,两人本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