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部分 (第1/4页)

“没错,”蔡君烨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根据我们观察,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音乐竞技这个领域,虽然我们走在了前面。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我们和欧美的国家队对抗的时候,依然很艰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靳凯复叹了口气,“不过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我们的实力摆在那里,时间是站在我们这边的。

目前,我们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对于亚洲的渗透,也即将全面展开,只有把这个后花园巩固住,慢慢地把它变成华语音乐圈,我们才能够心无旁骛地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对抗。”

“这个战略没有错,但是,国家队也不能坐等靠,还是要主动出击,不断在比赛中提高自己。”高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六月结束以后,我们的国家队要继续恢复亚洲之行,到东南亚、中东、身毒、澳国等国,去开拓视野,进行交流;

回头,我建议,和其他国家联系一下,组织一下交流赛,比如英格兰,和美利坚同文同种,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少东西,也可以看到不少东西。

比如法兰西,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好处,比如巴国,独特的拉丁风格,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多出去走走,这是没错的。”大家一致同意这个观点。

第五百一十七章 音乐研讨会(五)

“这次,我们就不跟着去了,让他们独当一面好了。”张靖雯建议道,“我,启华还有雅琳、清影都不去,免得他们过于依赖我们,得不到充足的锻炼。

我们派一个人,轮流带队就是了。”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抽调人员进行对应的准备工作,这个可以。”靳凯复同意下来,“像雅琳、清影还有启华,都是在艰巨的比赛中,实现了自己的突破的。

他们能做到,其他人,也一样能够做到,做不到,就说明,他们没有这个潜力。”

大家都点头认同这个看法,华夏的歌手们,必须接受这么残酷的现实。

不过,有林启华珠玉在前,相信,大家会动力十足,希望达到同样的高度。

最后一个话题,说的是名人堂的议题,同样也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靳凯复认为,虽然华语乐坛有设立名人堂,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也没有凸显应有的地位,有必要进行重新规范。

“我们必须规定,进入名人堂的条件、时间以及程序,并且明确名人堂成员享有的地位。

这是一个历史地位,是一个巨大的声誉,是铭刻在华语乐坛历史上的人物,不容小视。

我提议,专门挑选地方,建设一个专门的乐坛名人堂,每个人都仔细描述他的重要经历和取得的重大成就,以供后人敬仰。

对于进入名人堂的时间,必须是正式宣布淡出歌坛或者超过五十岁或者逝世之后,才能够进入评选名单。

每年,由音乐协会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根据每个候选人的成就,投票产生当年度的进入名人堂的一到两名成员。”

对于这个,大家都举双手赞同,谁不想成为华语乐坛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万人景仰?

名人堂的身份,就是这样的一座丰碑。

至此,全部议题,全部结束,皆大欢喜。

同时,几个对于华语乐坛非常重要的决策,也在会议上得到通过,将对华语乐坛的发展,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感觉如何?”高峻专门找到了林启华,询问他的意见。

“还不错。”林启华想了一下,笑着回答,确实,和参加影视研讨会相比,这里,要简单的太多太多。

“那就好。”高峻拍着他的肩膀,“我们总有退下来的时候,到时,希望你能够接上我们的班,带领华语音乐继续往前走。

我们这一代要实现超越美利坚的梦想,一点都不现实,但是,在你们这一代,就充满了未知和可能。

你知道吗,我最看不清楚的是你,不是看不清楚你的心,而是,看不清楚你未来的极限。

也许,你成长的极限,要远远高出我们,能够带领华语音乐实现我们梦寐以求的梦想。”

“过奖了。”林启华摇头笑道,“我能够有所成就,是很多因素机缘巧合之下,得出来的,未必我自己有多么厉害。

当然,作为华语乐坛的一员,我乐意为了华语音乐付出自己的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