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赵义武从小没有妈妈,爸爸是临河城里出了名的酒鬼,喝醉了酒经常揍他,一边揍嘴里一边还振振有词:“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拿皮带抽,拿棍子打,高兴了还拿烟头烫,弄得赵义武身上整天青一块紫一块。有一次打得赵义武实在没处躲,弯腰抄起一个板凳回敬了过去,那板凳是枣木做的,又硬又沉,板凳角不偏不倚刚好砸在他爸爸的太阳穴上。老爷子咯噔一声就倒下了,跟电影里的假死似的。那年,赵义武还不满十五岁。

赵义武有一次喝了酒,苦笑着对我们说:“他打我无数,我只不过打了他一次,就成了大逆不道的不孝之子!谁想到他妈的那么不经打!”

我们三人的分工是,赵义武把铁锭放在车间后面的地沟里,我们从东墙外的地沟口钻进去取。所获利益,他自己分一半,我们俩分一半。

“义武哥仗义!”王小勇讨好道。

赵义武没理这茬,而是对我说:“你别觉得亏,铁是谁的?不是我的吗?”

“我没觉着亏!”我感到很委屈,叫起来,“我什么时候觉着亏了?”

“老实点!”我的脸上挨了一巴掌。

“你!”我捂着生疼的腮帮子,敢怒不敢言。

“算了,义武哥!”王小勇赶紧打圆场。

我知道赵义武不喜欢我,他曾单独和王小勇说起我:“我看你这朋友不行。嘴唇薄,不厚道,文绉绉一副书生气,将来要是犯了,他一定先投降!”

这让我更觉冤枉,他不知道我能把水浒一百单八将的绰号全部背下来,他不知道我最崇拜的就是杀富济贫、忠孝节义的英雄好汉。

我们第一次合作共得十二块八毛,赵义武独分六块四,我和王小勇各得三块二。王小勇花了三块钱去给李珍买了一个红色的人造革钱包,李珍撅撅嘴:“怎么是空的?”气得王小勇要跳河。我又添了一块四毛钱买了一套自己早就想买的《封神演义》。

“你这个书呆子!”王小勇骂。

金缕玉衣(1)

王小勇骂得没错,我就是喜欢看书。有诗为证:逃课贪玩只因懒,偷铁换钱为买书。我甚至在新华书店里偷过书,王小勇也偷过,他在前,我在后。

那天,我们本来没想偷书的,只是闲极无聊,路过新华书店随便转转。

时间是中午,书店里没有别的顾客,一男一女两名店员背对着正门,坐在角落里边烤火边打情骂俏,听见脚步声头也不回。这对贱人的轻慢激怒了我和王小勇。那时候,书店还没有实行开架售书,书都摆在玻璃柜台里面,有一节柜台的拉门没有拉上。王小勇嘴里吹着口哨,手在柜台上磨着磨着就探了进去,慢慢摸出一本《中华武术》,将它裹在衣服里。我不甘示弱,学着他的样子,也把手伸进去,掏到厚厚一本《世界名著故事》。柜台的橱窗玻璃险些把我的手划伤。尽管我的心跳到了嗓子眼,但还是跟在王小勇后边,佯作若无其事地顺着柜台的拐角,一点一点地蹭到门口。然后,我们两个目光一对,撒丫子就跑。我边跑边想象着那两名店员发现之后的反应,后悔和恐惧渐渐涌上心头。

那时我还没学《孔乙己》,不知道偷书不算偷。我走马观花地把那本书翻完,一度想把书送回去,又怕书店正好逮住我不放。想来想去,我决定把书送给同班好友郑成,因为我知道他和我一样喜欢看书。

我提起笔,在那本书的扉页上写下七拼八凑的两句话:

赠挚友郑成:

书是人类力量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培根· 刘小威

我们的教室墙上就挂着这句名言,因为我平时看杂书多,王小勇一高兴就管我叫刘培根。

“送你一本书。”我把郑成叫到学校花池后面,从书包里掏出那本书。

郑成看见那本书眼睛一亮:“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

郑成把书拿过去,翻到最后面看看定价:“四块钱!这么贵!”

那时候的书大多一两块钱。

“是你买的?”他突然问。

我含混地点点头:“嗯,那当然了。”

“在哪儿买的?”

“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不对!”他翻到最后一页,给我看,“怎么没有售书印呢?”

我心里扑腾一下,忘了这一码事。

“这书你是不是偷来的?”

“不是不是!”我惊叫起来,脸却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