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心就有些甜甜的,这些天,她又何尝不是时常想起这个聪明而又极具才华的“弟弟”? 牛三立道:“姐,刚才接电话的,我怎么好象听过他的声音啊?很威严啊?” 朱敏有些好笑,装作不经意的样子,说:“哦,他啊,你们以前见过面的。” “啊?谁啊?” “就是省纪委的朱宝国书记啦。” 牛三立差点没晕过去:“朱、朱书记?” “不信啊?要不要我叫他亲自给你解释啊?” “不要不要!” 话都说不利索了。 朱敏就暗笑,道:“牛书记,工作还顺利吧?” “还好,已经上路了。” 牛三立就把最近做的一些事大致给朱敏说了说。 “很好,从解放思想入手,这是到落后地区工作的经典手法,也是一种领导艺术,你做得不错!” 牛三立道:“哎呀,冠山乡实在是太穷了,只能一步步来了。” 朱敏道:“哎,三立,前二天我去了一趟省扶贫办,有一个项目可能比较适合你们。” 牛三立一听,来了精神:“你说。” “是这样,你们那不是山区吗?现在山茶油在市场上前景非常好,省粮油总公司准备在一些山区县推广茶油种植基地,你考虑一下,能不能在你们那上这个项目,能不能达到一定的种植规模?” 牛三立想了想:“这个项目,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不算太高。估计粮油公司就是把我们当成原料基地,大头都给粮油公司赚了。” 朱敏就有些意外:“啊?我还以为你会满口答应呢。” 牛三立道:“种茶油是一个不错的项目,但是周期长一些,一个乡的种植规模也小了些,这样,我跟贾县长汇报一下,看看能不能以全县的名义,争取一下。” “不错,不错,牛书记还有心思考虑全县的事情。” 牛三立就嘿嘿一笑,道:“姐,其实,山区种药材要更好一些,还要请你帮我留意一下这方面。” 朱敏道:“好,我帮你问一下。” “姐,早点休息。” “恩,你也早点休息。” 放下电话,朱敏摇头:“这个家伙,有项目还挑三拣四。” 转念一想:这是好事,说明他有经济头脑。 朱宝国咳嗽了一声,道:“小敏,你过来一下。”

第三十五章 切入点(三)

刚才,女儿在接电话的一瞬间脱口而出“牛三立”,朱宝国就知道:女儿很高兴接到此人的电话。(看最新热门小说到。yxg。cc) 牛三立? 这名字应该听过? 一时却想不起来。 女儿接一个电话这么久,还有说有笑的,这种情形朱宝国已经很久没看到了。 女儿已过30,算是老姑娘了!用个时髦的词叫“剩女”。 这些年,上门求亲的那里会少?朱宝国概不插手,一律由老伴和女儿应付。但是,老没好消息,朱宝国都有些着急了,问老伴怎么回事? 老伴就叹气:“怎么回事?二个字:高不成、低不就呗!” 朱宝国就有些哑然:“这是二个字嘛?” 老伴道:“不管了,她的事我不管了!” 说是不管,又那能真不管? 想管却又管不了,女儿大了不由娘,也不由爹。 这些年,女儿的性情越来越沉静,似乎有点远离人间烟火的意思了。气质是越来越好了,只不知能不能找到感情的归宿? 朱宝国不喜应酬,话都不多,女儿这一点也象他,这跟口才无关,只是本质上好静,不喜欢说废话。 有时,父女俩呆在家一整天也没几句话,但是,彼此都因对方的存在而感到踏实、温暖。 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刘荣昊是朱宝国的挚交,对女儿评价极高:“老朱,你那个丫头,很象一个人。” “谁啊?” 刘荣昊说的那个人是华夏高层一位政要的夫人,有时会因陪同丈夫参加外事活动而出现在公众面前,那位夫人看上去并不特别漂亮,但却很有领导夫人的风度,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让人觉得大方得体,亲切自然。有个词叫什么?秀外慧中,对,就是秀外慧中嘛。 朱宝国听了也是为之一震,就笑道:“老刘,你可是越来越会捧人了。” 刘荣昊就哈哈大笑,道:“哎呀,也不知那家的少爷有此福气啊。” 以后,朱宝国每次收看《新闻联播》时,遇到那位领导和夫人出镜,还真特别观察了下,觉得自己女儿在气质上还真有些接近她。 只能说是接近了,有些东西,是需要岁月积淀的。 而岁月的流逝却是在转瞬之间啊。 听女儿终于放下了电话,朱宝国决定;要和女儿好好谈谈。 朱敏来到父亲的书房时,脸上依然洋溢着笑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