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 (第1/4页)

牛三立叹道:“你的导师是不是传说中的诸葛神侯啊?” 说笑着,牛三立给二位客人泡了茶。 施博士喝了一口茶后,不禁赞叹道:“好茶!” 牛三立道:“这是我们当地出产的茶叶,还可以吧?” 施博士点头道:“冠山乡有这么好的茶叶,多种茶就很好了,何必搞什么水泥厂?” 牛三立就一愣! 施博士反对搞水泥厂! 这是他本人的意见,还是代表了陆海涛总经理? 施博士赶紧道:“牛书记,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不代表陆总。” 牛三立这才松了口气,道:“请讲。” 施博士道:“我们搞地质的,就是找矿,就是在地球上打洞,从建设者的角度说,我们可以说是第一批建设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正是我们这些找矿人,成了环境破坏的始作俑者,成了掠夺性开采的帮凶。” 牛三立自然听懂了施博士的意思,问道:“搞水泥厂,对环境的破坏很大吗?” 施博士道:“水泥厂搞起来,方圆十里,青山不再青,绿水不再绿,这是第一;第二,磨粉机巨大的嗓音,将使附近的村庄永不宁日。” 牛三立沉默了一会,诚恳地问:“有没有办法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施博士道:“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当然会好一些,但是,投资巨大啊。” 说罢,还吟出二句诗:“青山绿水枉自多,自然无奈糟践何?” 牛三立想了想,也回了二句:“青山绿水枉自多,一座大山压背驼。” 这回,轮到施博士傻了眼。 牛三立不慌不忙地道:“一座大山压背驼,这座大山就是贫穷,冠山乡的父老乡亲,祖祖辈辈都被这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对于脱贫致富,他们有着巨大的渴望。所以我想,为了全乡的发展,为了让冠山乡全体人民整体走出贫困,让一、二座山失去它原始的美丽,让少部分村民迁离故土,还是值得的。” 施博士深深地看了牛三立一眼,道:“我只是提醒你,建水泥厂本身就有一个环保评估问题,这一关不好过。” 牛三立点点头:“谢谢!” 随后,牛三立把阿柄找来,让阿柄陪同二位去岩石村看看。 牛三立道:“本来我是计划亲自陪施博士一起去的,不过,施博士说了要看《县志》,那我就去县里借一套《通南县志》来,这事只有我亲自去才能借出来。” 施博士大喜:“哎呀,我很期待啊!” 牛三立微笑:“我们冠山乡二万多农民,对施博士也很期待啊!” 说完,牛三立交待阿柄:“这二位都是我们冠山乡的贵人!是我们请都请不来的贵人!你一定要好好保护他们!” 阿柄严肃地道:“我知道了!” 与施博士分手后,牛三立开车去了县城,来到曾昭义老人家里,不曾想,在那遇见了季文婷。 季文婷听说牛三立要借《通南县志》,坚决反对:“外公,不要借给他!” 她为什么反对,自己也说不清楚,可能就是因为牛三立去冠山乡也有大半年了,根本就没跟曾家人联系,这回要借书,就找上门来了。切!太现实了! 曾昭义笑道:“不用你说,肯定不借!我有规矩的,只能在家里看,不能外借。” 牛三立就挠挠头,笑道:“曾老,我知道您有规矩,现在的情况是:我们乡里来了一个怪才,这人有本事在《县志》里面找金矿银矿,您相信有这种人吗?” 曾昭义一听,道:“啊?还有这本事?” 牛三立道:“是啊,我也不信啊,可人家是个地质学博士哩。” 曾昭义老人就有些动摇了。 季文婷道:“管他博士不博士,就是不借。” 牛三立道:“季大美女,亏你还是一个想当作家的人,有这么好的机会接触一个奇人,你居然不动心?” 季文婷道:“你是说,让我也去见见这个博士?” 牛三立道:“是这意思,一来,你可以见到这个博士,二来你也可以盯着这套《通南县志》,这样,曾老也就放心了。” 季文婷大喜:“哎,这倒是个好办法!外公,我同意了!” 曾昭义故意道:“你同意我还不同意哩,要是连你也被人拐跑了,我不是连书带人都损失了?” 大家哈哈大笑! 就这样,季文婷带着一套清朝顺治年间出品的《通南县志》,坐上了牛三立的车,返回冠山乡。 车上,季文婷不停地跟牛三立说话,牛三立索性把车停下来,道:“季大美女,你有什么问题,要么现在一次问完,要么等到了冠山乡再问,我不喜欢一边开车一边闲聊,万一路上出什么事,我怎么跟曾老交待?” 季文婷被堵得没话说,道:“开车!” 到了冠山乡,乡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