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唐睿瞬间黑脸。。。。。。

人很多,但车也不少,老先生们都是在某一领域证明了人生价值的前辈,自然不会缺少专车接送,所以一行人并未有什么阻碍,浩浩荡荡地就开车出发了。

临行前荀雍关掉了半笔斋,给伙计们欢天喜地地放了个小假。

所有人都是开心的,除了被赶走的唐睿。。。。。。

……

……

一行人驱车赶至端木赐位于黄浦江边的住宅,危月的车开在最前面,然后后面跟了一溜。看起来就像是迎亲的婚车一样。

这比喻虽然有点不确切,但端木赐敢保证——等这些老家伙们进了他的屋子之后,发现了里面遍眼的古董珍玩之后,一定会比几十年前看到自己的新娘子还激动的。。。。。。

因为这才是一颗真正的文人心。。。。。。

实际上,在端木赐站在房门前准备开门的时候,站在身后的老先生们还不知道前面会有一个怎么大的惊喜等着他们。

那惊喜就像是藏在基督山岛上的宝藏一样,让人怦然心动。

……

……

ps:这一章是加更哦~~

第五十七章 真正的大师

当年端木赐追随太宗皇帝在太原起兵时,太宗曾问,太原之外是什么?

端木赐回答,是天下。

及大唐军队马叩关中时,太宗又问,“关中之内是什么?”

端木赐回答,是天下。

待到天下定鼎,曾经的秦王殿下在太极宫御极,太宗又问,龙椅之上是什么?

端木赐回答,是天下。

三个不一样的问题,得到了三个内涵不一样然而形式却一样的回答。

这是天下间的两个顶尖智者对据着历史长河两岸的一番对话,自然是睿智无比,处处机锋,一字一句莫不饱含深意。

然而对于现在的这些踏进了端木赐屋子的老先生们而言,你眼前无论你问他们什么问题,他们也只会像当年的端木赐那样,只吝啬地给你一个回答——

“嗯嗯。”

除此之外,一个字都不会多说,因为他们的心思根本已经飞走了。。。。。。

……

……

老先生们在打开门的一瞬间,首先看到的是挂在正远方墙壁上的一幅狂草,意兴潇洒,满纸烟云,极有韵味。

他们连鞋都没来得及换,就急冲冲地走了过去准备近距离观摩一下,结果在漂亮的红色实木地板上留下了几行凌乱的灰尘脚印。

“这是张旭?!”有个眼尖的老先生一眼就看见了落款。

“假的,假的!这是我在家具城买来装饰房子的,不是真迹!真迹在博物馆。”端木赐跟在后头,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胡扯!”

荀雍怒斥,“哪家家具城这么大手笔?居然能送出草圣张伯高的笔墨?说出来,让我也去转转,只要也能送我一副,我买空他半座家具城又有何妨?!”

“就是、就是。”有老先生附和道,“我们几个虽然没有荀老头有钱,但咬咬牙凑一凑也可以凑钱把剩下的一半给盘下来,只要真的有!”

这个真没有。。。。。。

荀雍虚指着这幅卷轴,卷轴上有一副字帖,然后他一字一句地念道,“饮酒三升,百病全消。”

旁边的一个老先生赞道,“不愧是‘荀半笔’啊!草书也能认的这么快!要是换成我们来恐怕还得要一些时候不可!”

其余人点头称是。

在书法诸体中,为草书最难辨认,也最难有章法,但这并不代表它没有章法,可以胡乱涂抹。其章法无非“变、省、连、代”四种,在此规格之内可以任意潇洒,大笔淋漓,随意屈伸。然而若出了这个圈,那才真是“草书拖了体,神仙也认不得!”

很明显,赵旭作为草圣,他的草书,当然没有“脱体”,所以精于此道之人也会很认得。

受了赞誉,荀雍却并没有感到多开心,只是皱着眉头,看着这幅字,“无论是从纸张质地,还是墨渍程度,亦或是笔法精髓,大约是张旭亲笔无疑。只是这张字帖却从未在史书上有过记载,这上面也没有历代藏家的题跋印鉴,真是奇也怪哉!”

“是啊,而且这张字帖笔力精到,精彩处不下于‘肚痛帖’!怎么可能会籍籍无名?莫非是假的?”显然发现问题的不止荀雍一个。

然后他们就开始纠结为什么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