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他们失去了耐心……

……一个人离开;十个人离开了……人群的轮廓慢慢变小;没过多久便只剩下苏丽文和西芹。她们还站在瞬间变得空旷的土地上。这突然而来的转变让苏丽文难以接受。西芹很生气,她把苏丽文强行拉走。

3 【我不属于这里!不要!】

周怀昌进入了小镇,本在颠簸的汽车里沉睡的他被人们突然的吵闹声惊醒,他惊讶于车外发生的一切;听见了迎面袭来的喧闹,嘈杂得令人厌恶,让他觉得头晕。那是粗俗的方言,他还看见了镇民们漆黑的手指和焦黄的牙齿,他们的脸都朝向车里,不少人的手指还往鼻孔里塞去。他们的表情为什么这么夸张?为什么都盯着我看?他不禁很奇怪;也感到十分的无趣,皱起的眉头表现出了他的不满。周怀昌并不准备下车,而且丝毫没有为小镇居民自发组成的未经政府人为宣传的夹道欢迎表示感动,他甚至都不愿看一眼,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厌恶,这里的人,这里的一切。

对周怀昌而言,来到这里远远没有那样值得庆祝。这个闭塞和落后的小镇只是证明他真正地远离了北京,只能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地方度过着余下漫长而惨淡的人生,是耻辱和粗俗的可怕征兆。本来,他只想一个人静静的来,就像悄无声息地离开北京那样,可是这群无知的农民却像是串通好了似的在这里对着他指指点点。这群农民,他们懂什么?懂音乐还是懂种地?坐在车里的他无声过滤着自己的思维,尽管车窗外还是拥挤吵闹的人群。。。。。

。。。。。。人们的油腻的脸映在玻璃上,肮脏的手指在铮亮的玻璃上留下手印。周怀昌决定不下车,他也没有下车的理由。

“走吧。” 周怀昌对司机说,他终于等到人群散去。

车子继续超前驶去,不再停留。车内的周怀昌看见了两个女孩,最后剩下的那两个,她们是苏丽文和西芹。周怀昌的眼睛注意到其中的一个,她站在前面那个女孩身后。她的眼睛看上去很特别,盛满期待,是一种平静却又焦急的观望,那样的眼睛找不到任何欲望的色彩,他不禁多看了几眼,然而又默默在心里摇摇头。除了眼睛,她实在太平凡了,平凡得难以吸引别人的再次注意。

这时的他永远也想不到会和这个女孩发生一段故事,当然,这个女孩,苏丽文也不会想到。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太阳之尾(上部) 第六章 宿命的开始 第2节

1。【他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个人】

周怀昌来到小镇后的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亲民的举动,除了呆在镇政府为他安排的客房和汽车里,他没有出现在街道上,没有出现在人们的眼皮底下。为了坐上那辆小汽车,玉河镇的镇长临时变换了职务,化身为导游,在车厢里为周怀昌介绍起了玉河镇。平时毫无吸引力的玉河在镇长的吹嘘下变成了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李白在这里露宿一晚,这里出现了歼灭一个师的红军,甚至毛泽东还为小镇题过字……可见,从领导到平民阶层这个镇里的人说话都爱掺杂水分,只不过是量多量少的问题。

几天后,那辆和周怀昌一同来到小镇的汽车开走了,它要回北京了。有人在夜色朦胧时分看见了汽车后面一个气喘吁吁的黑影,他们都没有猜到;那个人就是周怀昌,也没有人知道周怀昌跟着那辆汽车跑了多远。

那天夜里;周怀昌不停的在车子后面奔跑,他一语不发。车子里的司机曾停下来问他:

“ 有什么事?”

他没有回答,他也无法回答。然而车子最后还是丢下了他,只留下滚滚尘土。它把他的希望和回忆都带回了北京,留下的是对日后生活憎恨和恐惧,就像那深邃的黑夜,看不到一切。 当他再也跑不动后,他的泪流在玉河镇的土地上,沁湿了一片,他的悲伤谁也不能够看到。

“难道我真的要在这里呆上一辈子?”看着那黑暗的前方,周怀昌不禁一遍遍地问自己。

“不!绝对不!绝对不!”他心底的声音这样呼喊。

新学期的第一天就有一节音乐课,想必这是学校的刻意安排,希望早日领略从北京来的音乐家的风采和水准。

第一节音乐课,万众期待的周怀昌让他的学生们等待了将近二十分针后,终于出现在教室。苏丽文的同学在此节课之前便到处吹嘘自己的音乐老师是从北京来的作曲家,而不是像其他的班级那样,是个说话漏风踩钢琴都要放屁的老头。当苏丽文同学们的脑袋都齐刷刷伸向教室门口,却看见了一个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