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 (第1/4页)

唐焕逐一和基金会的人员见面,让他们明白效力的老板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又去会场视察了一番,这里将会变成媒体闪光灯下的秀场。

正忙碌着,唐焕听到手下汇报,巴菲特来访,正在办公室里等着呢。

唐焕眉头一挑,心说这个大咖怎么忽然出现了,自己和他上次见面的时间是大半年之前,然后便没有联系,几乎都快没有印象了。

唐焕哪里知道,现在的巴菲特,心里还残留着几分郁闷没有散去。

之前,他已经制定好了一套方案,计划出资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百分之七的股份。

结果前几天变化突生,一个叫做神农基金会的机构,买入了3000万美元的可口可乐股票,持股比例将近百分之二,连带着股价略微上涨了一下,

巴菲特已经关注和分析可口可乐有一段时间了,他心里疑惑,莫非这个买家和自己想到一块了。

带着好奇,巴菲特特意打听了一下神农基金会的信息,这是一家操作比较公开的普通基金机构,但资金来源带着传奇色彩,由一个海底宝藏的收益构成,据说手里掌管着三亿多美元,而最近另外一个投资对象是美国运通。

这么有眼光,自己又落后一步了,巴菲特暗自喷了一口老血,赶紧又去打听这家机构的大老板何方神圣,结果非常轻松地得到了答案。

居然是唐焕,巴菲特的心情更加复杂了。

前世的股神巴菲特,投资相对保守,其资金主要投在传统产业里,他直到二十一世纪才买入一只it企业股票——ibm,不过那时候蓝色巨人早就把个人电脑部门卖掉了,将精力放在了服务领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高科技公司了。

但这一点并不妨碍这个时空的巴菲特关注硅谷的产业动态,做为投资人,思路必须开阔,他虽然感觉自己琢磨不透高科技公司的风险趋势,但也在不断了解。

过去的一年,苹果公司风光无限,成了个人电脑行业的领头羊,其光芒甚至盖过了老牌硅谷公司的传奇一哥hp。

但巴菲特却另外注意到,做为苹果电脑的伙伴和推手,哲儒的成长速度更是惊人。

这家成立于1979年4月份的小公司,由一款开创性的电子表格软件起步,到年底成长为了销售额超过九千万美元、拥有数百名员工的大公司,而它的老板就是唐焕。

巴菲特对唐焕这个年轻的华人仍有印象,他当时只是觉得对方够格年轻有为这个评语,但美国这里出色的人才太多了,年轻有为也需要时间成长。

结果没想到,这个唐焕现在成长为这样。

巴菲特这次找唐焕,不为别的,就是想结个善缘,通过这位天才,来了解硅谷产业的动态,虽然未必投资,但整个经济体系是相互影响的,参考意义不可小觑。

当然,如果唐焕在成长过程里从云端跌落尘埃的话,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巴菲特心里正转着各种念头,唐焕推门走了进来,“巴菲特先生,好久不见了。”

“也就半年多没见而已,想不到唐先生的事业已经做得如此风生水起了。”巴菲特感慨地说道。

“机缘巧合而已,我还年轻时浅,仍然需要不断学习。”唐焕客套着,“巴菲特先生大驾光临,有何指教。”

巴菲特瞥了唐焕一眼,见对方神情不似作伪,心里不由一动,年轻人如此沉得住气,或许真的能够在财富之路上走得很远。

“听说你成立了一个基金,还投资了可口可乐,所以好奇地过来看看。”巴菲特坦诚地回答着。

唐焕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原来如此,神农基金不是专门的投机机构,重点在于资产保值,以维持名下项目的正常运行,所以资本运作没有刻意地保密,想不到竟然把未来的股神吸引过来了。

唐焕没有截胡的意思,自然更加坦然,于是他向巴菲特介绍了一下神农基金会的情况,对方也颇有兴趣地听着。

“基金会收支合理,才能长期稳健地运行。唐,你可是任重道远啊。”巴菲特意有所指地说道。

唐焕笑着点了点头,“我不会刻意地节流,尽量在开源上下功夫吧,希望能从巴菲特先生身上学到投资成功的经验。”

巴菲特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手表,发出邀请道:“不远处有一家不错的法国餐厅,我已经预定了位置,不如我们边吃边聊。”

“荣幸之至。”唐焕嘴里客气着,心里却在嘀咕,你丫的前世够黑的了,能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