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 (第1/4页)

不仅如此,甚至从28日上午开始,就有数千名英国人在街边提前占好了位置,夜以继日地连续等候。

由此可见,关注这场盛事的人有多热情了。或许经济危机下,倍感失业压力的英国人,急需找到一种精神寄托,而统治精英们适时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上午9时整,远近教堂的钟声齐鸣。

应邀来伦敦观礼、身穿各色礼服的外国皇室人员、政府代表、外交使节和各界名流,包括唐焕在内,有2500名,鱼贯进入圣保罗大教堂。

10点左右,从远而近地传来阵阵马蹄声。

女王夫妇,以及其他英国王室人员,分别乘坐传统精致装饰的皇家马车,由骑着高头骏马、身穿红色武士服装的皇家卫队护送,在11点钟敲响以前,先后到达圣保罗大教堂。

查尔斯王子的庞大游_行马车队走在最后,其身着海军指挥官的制服,一条蓝色的装饰性肩带斜挎前胸。两侧由安德鲁王子和爱德华王子相陪,可谓意气风发。

戴安娜和她的父亲埃尔…斯宾塞,乘坐的是1910年乔治五世在加冕典礼上用过的“玻璃”马车。

当这位刚过20岁的新娘下车后,顿时引来了教堂前广场上数以万计民众的热烈欢呼。

戴安娜的钻石皇冠闪闪发光,洁白的婚纱,其尾部共8米长,专门有一个女子在后面进行打理。

当戴安娜缓缓进入教堂后,婚礼正式开始。

按照预先的设计,仪式将要持续一个多小时,由英国的电视台进行现场实况广播,估计全世界有7。5亿人通过电视观看这一壮丽场面。

这场婚礼,除了普通的“我愿意娶她为妻”、“我愿意嫁给他”之类的宣誓外,多了很多郑重的政_治和宗_教仪式,而且还有一个庞大的乐团进行演奏。

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有一半时间是音乐会,三分之一时间是念稿子,查尔斯和戴安娜也就是在宣誓的时候,有机会发挥了一下演技。

圣保罗大教堂的内部,呈圆形布置,红色地毯在中间铺成了一条直径,将空间一分为二,嘉宾在两旁观礼,通道尽头则是王室成员、神职人员、查尔斯、戴安娜等人以及乐团。

唐焕的位置还算可以,能够清晰地看到一脸幸福的戴安娜,以及查尔斯不时拿起典礼程序文件看一下,实则在按照约定展示封底做广告呢。

同样这个动作的似乎还有菲利普亲王,但唐焕所在角度毕竟有限,还无法确定,更无从知道真正的电视直播效果。

实际上,收看电视的观众当中,已经有人注意到了这个小小的异常。

其他人偶尔看文件的时候,也是平放的角度,而查尔斯王子不但次数略显频繁,还是把文件竖起来,展示出封面和封底,而封底上似乎印着一台电脑,以及一行文字。

除了查尔斯王子之外,其他几位王室成员偶尔也是这样的方式看文件,当然了,不包括女王,以及伊莉莎白王太后等更为年长的王室成员。

转播的电视台似乎知道现在还不是未来的高清时代,画面质量有限,因此每次都给查尔斯王子特写。

终于,有人看清了封底上电脑徽标下面那一行文字,“内容制作由方圆电脑提供支持”。

很多人当时就晕了,这得付出什么样的价钱,才能让王室配合着打广告啊。

对此,一向保守的《泰晤士报》,在第二天以《王室婚礼中的科技魅影》为题,进行了专门的报道。(未完待续。。)

第0331章 方圆电脑标准联盟

做为一家严肃报纸,《泰晤士报》自然要拿数据来说话,它的调查结果是,这场一个多小时的婚礼,所使用的程序文件的封底内容都相同,而其在电视直播中可以清晰辨识方圆电脑的展示时长达到了三分钟。

由于仪式内容中,奏乐、宣读占了很大部分,即使再神圣伟大,激发国人热情,也不免有些沉闷,电视台转播镜头自然要不停地切换,比如晒一下新娘子手指上的钻戒,让皇室成员亮个相,给教堂内精美的浮雕特写等等。

而在展示皇室成员风采的环节上,这个封底屡屡成了主角,其意味实在耐人寻味。

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广告宣传么?或许结果不重要了,因为全世界收看直播的7。5亿,甚至更多的观众,已经记住了方圆电脑的名字。倒是那家受益的公司出了什么样的代价成功地游说了王室,应该公布出来让民众知道。

不能怪英国人这么盯着钱看,要知道,在如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