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 (第1/4页)

在各个领域逐渐放开之后,大众常见的艺术形式里,相声和黄梅戏开始在大陆流行,京剧属于常青树,至于流行歌曲还存在着复杂的争议。

去年李谷一演唱的《乡恋》,招致音乐界诸多攻击,共青团中_央随后举行“15首歌评选”,王酩写的《小花》和李谷一唱的《乡恋》被当场点名批判,并且说“这是流_氓喜欢的歌”。

甚至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礼堂里,高层指责李谷一是“大陆的邓丽君”,《乡恋》就此被封杀,按照历史轨迹发展,要等到1983年的第一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才被解禁唱出,得以正名,成为内地流行歌曲的“开山之作”。

不过这个争议对唐焕没有影响,他亲自把这首歌放到节目单上的第一位。

一曲唱罢,唐焕率先热烈鼓掌,亲眼见过邓俪珺的孟庆冠,感慨地低声说道:“这个领域要想起步仍需时间啊。”

“大势所趋,相信不用等太长时间的。”唐焕微微一笑,再过一年,央视春晚就开始了,观众会给予最大的支持。

现在传统京剧也被放开了,因此接下来的节目是李维康、耿其昌夫妇联袂演出的《四郎探母》选段,可谓是珠联璧合、绝对的经典,唐焕甚至打着拍子哼唱起来,一副资深票友的做派。

“大唐还真是多才多艺。”卓朴饱含深意地看了一眼唐焕,笑着称赞了一句。

“不是自夸啊,我还出过唱片呢。”唐焕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算了吧,你在香江就开着一家娱乐公司,给自己出张唱片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未必见得有什么水准。”孟庆冠毫不留情地揭着唐焕的老底。

“我要是真的烂泥扶不上墙的话,敢出唱片么?”唐焕不满地反驳着。

“你的这个逻辑不成立。”孟庆冠打趣了一句,“我打听一下,你的唱片卖出去多少张了?”

“香江本地应该有了两万多张,快达到金唱片的标准了,其它地区加起来比这个数字还要多一些。”唐焕不无自豪地回答着,“别忘了,我是业余的,而且香江现在流行粤语歌,国语歌没有多大的空间了。”

“你要是有心的话,往数字里掺点水分很容易吧。”孟庆冠摇头表示不信,“你手下员工数目早就过万了,只要一人贡献一下,什么金唱片,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你要是非这么想,我也没有办法。”唐焕为之气结,无奈地耸耸肩。

眼见着唐焕被自己的小姨夫挤兑了,那些不请自来的观众总算是抓到了看热闹的机会了,立刻开始起哄,让他上台表演一下,以证清白。

“别吵了,梅葆玖这段《霸王别姬》非常经典,不要错过了。”卓朴摆了摆手,震住了场面,然后笑道:“至于大唐是否登台。那就看着办吧。”

“我是真有艺术细胞。自然不会怯场。你们等着瞧好吧。”唐焕自信满满地做了一个必胜的手势。

梅葆玖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最小的孩子,并且是儿子当中仅有的一个学戏的,堪称最正宗的梅派艺术传人,其艺术造诣自不必说。

见卓朴同样非常欣赏,唐焕便笑着打预防针,“看样子你是行家啊,一会我表演的时候,要是出了什么纰漏。可得给我留点面子。”

“我算不上什么行家,只是老太太喜欢,我也跟着看得多一些。”卓朴笑着拍了拍唐焕的胳膊,“我挺期待你在台上的表现,可不要有压力啊。”

“压力自然不会有,公司的联欢会上我也是经常参与的,现场经验足得很。”唐焕瞥了一眼节目单。

下面这个节目是参演电影《少林寺》,诸如李连捷等主要人员的武术表演。

唐焕直接上台,配合着唱了一首铿锵有力的《中国功夫》,临时的歌武结合。舞台效果相当不错,观众们很给面子地热烈鼓起掌来。

顺理成章地。台下有人起哄,让唐焕再来一个节目,而且不能重样了。

当唐焕面露为难之色的时候,想看他出丑的人,干脆直接挖坑,叫嚷着“京剧没看够,你狗尾续貂一下吧”。

“好吧,我就当一下狗尾巴。”唐焕不以为忤,哈哈一笑,“我来唱一段《文昭关》。”

这段戏讲的是伍子胥过昭关,急得一夜白头的著名故事。

当唐焕开口唱出“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实指望到吴国借兵回转,谁知昭关有阻拦”的唱词后,立刻震住了场面,而那些专业的人当即竖起了大拇指,大赞这是资深票友啊,因为除了唱功过硬之外,其中的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