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部分 (第1/4页)

因此,在一起登上了前来迎接唐焕的商务车后,尤德开诚布公地开口道:“唐先生这次到香江,应该主要是为了处理成功收购怡和的后续事务吧?”

“确实如此。”唐焕坦然相告。

“不知道,唐先生的原则是什么呢?”尤德笑眯眯地望着唐焕。

“在商言商,和气生财,只要英国股东认清现实,不蓄意捣乱,我愿意承诺保障他们在怡和里的商业利益。”唐焕明确地表了态。

必须得承认,怡和这身皮还有大用,比如以其名义去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地区投资,总会便利一些。

当然了,前提是怡和里的英国人要愿意出力才行,这就只能依靠权谋的运用了。

说到这里,唐焕加重了语气,“本来,我并无意掌握怡和这个香江第一财团的,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事已至此,坐上这个位置了,那我也不会推脱相应的责任。”

唐焕望着尤德,微微一笑,“比如,虽然怡和在外面欠了100多亿,但它与港府协商好的皇后花园地段发展计划,不会跳票的,我可从美国调来我自己的资金。”

听到这话,尤德不由精神一振,心说如此的谈话氛围,足以表明唐焕这个人还是可以坐下来好好沟通的,要不然他硬是在开发进度上耍赖皮,自己除了焦头烂额,还真没有什么办法。

“唐先生愿意正视自己身为香江第一财团掌门人的责任,实在让人佩服。”尤德惠而不费地送上了恭维。

“应该的。”唐焕的笑容有些意味深长,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个“香江第一财团的责任”,到底包含着什么意义。(未完待续。。)

第0406章 让英国人对付英国人

原本时空里,在香江回归过程中,最能搅风搅雨,最能拖后腿的商业势力,非怡和这个自称“一直代表殖民地时代的香江”的老牌英资洋行莫属。

首先在1984年3月28日,正值香江前途问题谈判的关键阶段,怡和将公司的注册地从香江迁移到英属自治区百慕达,给香江的经济环境带来了剧烈的震荡。

等到1987年3月27日,怡和又开始玩起了股票的数字游戏,宣布1股送4股b股,b股面值为2角,仅相当于怡和a股面值的十分之一,但拥有与a股相同的投票权。

怡和发行b股的计划,立即在香江引起轩然大波。4日后,李半城旗下的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也有样学样,宣布发行b股。

这些大财团的动作,被理解为有“减持a股,增加b股,撤走资金”的意图,随即引起一些中小型上市公司的跟风计划,触发了股民抛售股票的浪潮。

在强烈的反对声中,长实与和黄在4月7日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自动取销发行b股的计划。

第二天,香江联合交易所和证监处发表联合声明,不准新b股挂牌。

于是,怡和的b股计划胎死腹中,可造成的恶劣影响却覆水难收。

但老奸巨猾的怡和,并没有就此放弃资本外逃的打算,只不过把整个计划分成几步走,让外界看起来不那么刺眼。

当时。整个怡和系的股票都属于香江第一上市,需要接受香江证券条例的监管,换而言之。香江是怡和的主要监管中心。

为了豁免香江证券条例的监管,怡和与香江的证监当局,展开了历时长达5年的激烈角力。

第一步就是在1990年5月,怡和宣布把伦敦做为第二上市,改用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公司账项,并改用美元为计算单位。接着又先后在澳洲悉尼和新加坡上市。

第二步就是在1991年3月,怡和准备将第一上市地位从香江迁往伦敦。并申请在香江上市豁免。

为此,怡和建议香江为自己量身打造一种名为“纯买卖公司”的上市公司类别,只受海外的上市规则监管。但不受香江的上市规则、收购及合并守则,以及公司回购股份守则的约束。

同时怡和发出威胁,如果这个建议遭到拒绝,它将不惜取消在香江的上市地位。

去掉各种掩人耳目的花样。怡和的核心逻辑其实非常简单。也就是它在香江做生意,赚香江人的钱的同时,不接受香江的监管。

怡和的要求,当即引起香江舆论的强烈反应。

谁也不傻,一旦开了这个先例,将像之前发行b股计划那样,势必引得更多上市公司进行仿效,严重破坏香江市场的完整性。并对小股东造成不公。

到时候,香江真要变成一个空壳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