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 (第1/4页)

撒切尔夫人和邓首长见面后。在寒暄阶段的言辞上,便展现出了咄咄逼人的铁娘子作风。

……

“我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您很高兴。”

“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好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您来呀!”

……

当两人聊到在伦敦旅居了几十年的马克思,撒切尔夫人说:“马克思写了一部《资本论》,可他恰恰最缺资本!”

……

几分钟之后,记者被请离场,会谈正式开始。

英国方面陪同会见的要员有港督尤德、首相首席私人秘书巴特勒、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

会谈原定时间为一个半小时,但实际上整整延长了50分钟,而成果也仅仅是对外发表了一个不做任何实质性承诺的会谈公报——“双方本着维持香_港的繁荣和稳定的共同目的,同意在这次访问后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商谈。”

当然了,那个历史偶然事件也发生了。

会谈结束后,锐气受挫的撒切尔夫人,失望地从大会堂门口走出。在她继续往下走时,高跟鞋与石阶相绊,使得身体顿失平衡,栽倒在了石阶下,以至于皮鞋和手袋也被摔到了一边。

幸好的是,撒切尔夫人跌倒的地点,已经将至平地,摔得不重,在一旁的随员及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将她扶起。

被反复多次吩咐严阵以待的寰亚电视台记者,一点没漏地拍摄下了这一幕,虽然当时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但过后便迅速明白了其新闻价值所在。

自然而然地,香江对此的反应就是股市下挫,这或许是英国人喜闻乐见的——瞧,香江离开我们,繁荣便没有了保证。

早前就打算促成唐焕和撒切尔夫人在香江见面的港督尤德,知道唐焕目前身处大陆,便打听他的行程安排,想把会面地点挪到燕京。

对此,唐焕只是遗憾地回复,自己正在老家探亲,抽不出身来,还是等到将来亲自去唐宁街首相府拜访吧。

实际上,唐焕不耐烦着呢,光你们会玩强硬的做派,我就没有脾气了么,当初很不厚道地给了一个闭门羹,现在又想把他拖入香江前途谈判的局中,成为一个棋子和变量,太侮辱大家的智商了。

原本时空里,地位属于香江大鳄的怡和与汇丰,在这个阶段没少带头搅风搅雨。

现在怡和蔫巴了,只有汇丰唱独角戏,显然气势上弱了不少,撒切尔夫人在香江会见商界代表,其拉拢的用心不言自喻。

虽然唐焕在香江有不少产业,但他不同于那些香江富豪,有资本有底气作壁上观——我就不跳出来表态和站队,能奈我何!

打发掉了港督尤德的殷勤邀请,唐焕开始专注于在老家东文省的行程。

今年国内的政_治架构变动不小,领导层年轻化,像外公韩治良这样的老人都退休,进入了刚刚成立的顾问委员会。而秘书周重的职务则调整到了东文省的港城。

唐焕这次到东文省。算是更有目标了。直接去见周重。

“港城的发展程度,即便放到东文省,也是很不显眼,你怎么不让外公帮着活动一下,找一个更好的地方。”唐焕不无惋惜地询问。

“这种事情太让首长费心,影响不好。”在自家人面前,周重也没矫情,实实在在地解释着。“虽然港城比不了汩城、岛城这些城市,但也意味着进步空间大,而且港城的行政架构即将调整,机遇可谓不小。”

唐焕理解地点了点头,“不管怎么说,有你在,我在老家的投资算是有了中心。之前,梦工厂北方风格的影视基地,被放到了汩城。现在,尿素工厂的项目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那就干脆跟着你,落户到港城吧。”

“你偏心得如此明显。不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吧。”周重哈哈一笑。

“我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顾虑。”唐焕不以为然地一挥手,“再说了,尿素工厂这个项目也没有跑出东文省的范围,我并没有食言啊。”

“那我就不客气了么,只要你不担心港城的相对落后会拖后腿就行。”周重高高兴兴地接下了这个项目,毕竟如此政绩,可以帮助初到地方的他树立威望,扎根下来。

“港城毕竟属于沿海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凭借这个地理优势。肯定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唐焕回答得非常笃定。

要知道,原本时空里,港城属于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前景还是有的。

“不愧是美国首富,你在国内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