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部分 (第1/4页)

那时候,泰德·透纳还没有收购大都会媒体的有线电视网,外界普遍认为他是一个陪太子读书的边缘角色,毕竟你再有钱和舍得砸钱,你的广播范围远远落后其它三大家,难免影响奥运会转播的效果。

结果人们还是低估了彼得·尤伯罗斯吸金的决心,为了从泰德·透纳这个金主身上刮下一层油,他悍然修改了销售方案,帮助有线电视新闻网打造了一个有限度的有线电视转播牌照竞标。

最后,洛杉矶奥运会美国地区的电视转播权,无形中来了个“一女二嫁”,被美国广播公司和透纳广播公司分别以2亿2500万美元和1亿美元的价格瓜分。

彼得·尤伯罗斯这种“只要有钱什么都好商量”的做派,又惹来一片非议之声。

不过,随着有线电视新闻网吞并大都会媒体的有线电视网,规模迅速膨胀,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美国第四大电视网,那些怀疑靠着首富先生狐假虎威的有线电视新闻网,无法合格转播奥运会的家伙就都自动哑火了。

事实上,商家们对于奥运会的商业宣传作用都是非常认可的,只是之前几届奥组委没有像彼得·尤伯罗斯那样,逼着国际奥组委屡开特例,进而摆脱了条条框框的束缚,彻底盘活了奥运会这盘棋。

做为诸多踊跃参与的商家之一,唐焕在洛杉矶奥运会这个活力十足的商业推广平台上,主推旗下四大企业——ea、方圆、哲儒和太平洋电讯。

其中,只有ea和方圆得到了奥运会全球top赞助商的资格,因为它们都属于公众上市公司,哲儒便让位给了方圆,而太平洋电讯虽然经营的不错,但毕竟还是一家普通的通讯公司,争不过占据先发优势的前母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在竞标过程当中,ea和方圆所遭遇的同行挑战并不算多激烈:前者的业内霸主位置坐得很稳,其它追赶者更愿意把有限的资源投在产品研发上;后者倒是面临着ibm、惠普等老牌企业的竞争。

只是大家在营销观念上存在着侧重点上的不同,方圆是靠着带有大众消费品属性的个人电脑起家,并打响知名度的,因此在市场推广上不遗余力;而ibm、惠普等传统型科技公司,则业务早就成熟,故而资金投入额度不如方圆这个新锐豪气,自然而然地便落了下风。

注意到唐焕颇为得意方圆电脑和ea在奥运会上的广告表现,王安笑道:“年轻真好。唐先生的公司个个冲劲十足。”

另一个陪坐在包厢内的人是198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被誉为“thelastmasterofhighmodernistarchitecture”——“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的贝聿铭。

他也跟着笑道:“唐先生在和我讨论建筑风格的时候。同样表现出来了锐气十足。”

唐焕微微一笑,“人人都以为我挂着上百亿美元纸面财富的首富头衔,可谓年少得志,足以无欲无求了,但世界上有意义的事情可不是仅凭金钱多寡就能定义的,我还不至于忘乎所以,深知仍有永无止境的世间大道。”

这次借着出席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的机会,唐焕特意邀请王安和贝聿铭过来。打算沟通一下成立华人精英联谊会的事情。他之前已经征询过其他一些北美著名华人的意见,这二位只是其中的成员而已。

总体来说,这个计划进展得还算顺利,但仍需逐步推进,要把人心聚在一起,万万急不得。

华人精英联谊会的正式名称虽然还没有确定下来,但主要目的是确认无疑的,即为了相互扶持。大家在美国打拼,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帆风顺,没有头痛脑热的时候。

就拿贝聿铭来讲。他便在1970年代遭遇了人生低谷。

有60层,高240米的波士顿第一摩天大楼——约翰·汉考克大厦。由贝聿铭及其合伙人亨利·柯布设计,并于1976年完成。

俯视下去,这座建筑物的外形是平行四边形,因而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感觉。

由于采用了极简主义的大规模偏蓝玻璃幕墙,使得整座大厦在晴天的时候,与天空融为一体,进而成为单块玻璃面积最大的全玻璃幕墙建筑。

不过,因为当时的玻璃幕墙技术还不够成熟,大厦建成初期出现了玻璃脱落的事故,虽然后来经过技术改进得以解决,但贝聿铭和他的合伙人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好在这老头有着强大的抗打击能力和抗压能力,最终走出了这个事业低谷。

王安的事业自然也不是一帆风顺,要不然他不会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