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部分 (第1/4页)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dkaraoke…1这个娱乐平台,和传统唱片行业的合作,以及对音乐版权的支持。”

“在香江电讯的积极发展下,现阶段,香江基于公用电话网的数据服务处于世界一流水平,2400比特每秒的传输速度,普及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部分中心区域甚至在实验4800比特每秒的传输速度。这给商务、政务处理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而dkaraoke…1是一个基于计算机数字技术的系统,也就意味着。只要把经营者们组织起来,卡拉ok也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实现非常有建设性的商业模型。”

“刚才那个短剧,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个细节没有,在检索歌曲的时候,有一项依据是歌曲热度,即这首歌的大众流行程度。”

“这个指标,我想大家一定能够顾名思义地明白什么意思,以及它的价值。卡拉ok这种娱乐方式,在夜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只会越来越大,歌曲热度的含金量也会随之越来越足。”

“各位唱片业的同行,不妨专门为卡拉ok创作一些以都市爱情为主题的歌曲来试试水。要点是简单易唱,音域别太高或者太低,以迁就一般人的水平;副歌部分的歌词稍微重复一下,好让一般歌唱者更易记住歌词。”

“香江的夜生活如此活跃,相信经过几轮这样的市场培育后,k歌文化必定蔚然成风。到时候,各位的收入除了唱片、演唱会等传统销售渠道外,还会多一个卡拉ok。”

“当然了,这个合作机制若想成功,关键要做好两点,那就是网络和版权。”

“松散的夜场们,当然不可能像强大的银行那样为了atm,去建设专有的网络,只能依靠香江电讯的公用电话网络,而香江地域不大,这个方式也合适。我可以撮合香江电讯和夜场达成一套彼此都能接受的网络服务方案。”

“至于版权方面,我只能给出一个大概的模式,比如按照每个星期一次性收取版权费用,梦工厂就在这样尝试。具体怎么做,还要看大家坐下来一起讨论的结果。”

发言过程中,唐焕的目光不时地扫过与会者。可以想象,接下来的具体谈判,才是重头戏。

在运作卡拉ok的过程里,唐焕的权势,不屑于用在吃独食上,而是用在让各方遵循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谁要是真的闹得不像话,他不介意使用一下手段,彻底把对方踢出局。

事实上,在原本时空里的多年后,就像香港电影没落被归结为受盗版冲击的原因一样,香江流行音乐的停滞不前,也被业内专家找到了一个罪魁祸首,那就是k歌文化。他们认为,歌曲沦为卡拉ok上的发泄音乐,是港曲没落的根本原因。

不过,在唐焕看来,这些问题很难找到完全正确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尤其在如今的社会里,利字当头,混的不如意者,当然要骂娘,随之便难免有偏颇之处。

身处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里,没有人能够以局外人的身份,居高临下地清醒审视,连多掌握了几十年不对称信息的唐焕也不敢如此拿大。

正因为这样。唐焕觉得没必要肚子疼赖灶王爷,卡拉ok只是一个必然兴旺发达的娱乐方式而已,与其别人赚得盆满钵溢。还不如早早地夹到自己碗里。

当然了,这些利害关系,与会者不可能现在就想到,他们的心思都放在了dkaraoke…1系统的商机上。

虽然具体的讨价还价用不着自己撸袖子亲自上,自有部下效劳,但唐焕还是亲自和香江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国际唱片业协会香江分会这些行业组织坐到一起,聊了一下。

香江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实际上是一家在香江本地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主要任务就是代表旗下的音乐作曲人、作词人、版权持有人,执行给音乐使用者发牌、收取播放音乐费用等等的工作,像顾嘉辉这样的著名音乐人便是它的会员。

如果追溯历史的话。其前身是1946年在香江成立的英国演奏权益协会,目的也是为了代替会员及海外联会会员,征收音乐作品的公开演奏版权费用;到了1977年,通过和香江本地的音乐创作业界达成协议。演变为现在的香江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

所以。这家机构在音乐业界的评价很正面,颇有能量,港府在法律、政策的制定上也给予配合。

成立于1967年,属于国际唱片业协会建立的48个联盟成员之一的国际唱片业协会香江分会,商业味更浓一些,会员基本上都是唱片公司,于是成为香江唱片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