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部分 (第1/4页)

但显然假设就是假设,汇丰现在只能大吐血地用真金白银,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其就像生了一场重病的彪形大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去。

不过,这还不算完呢,唐焕为汇丰烹饪的另外一道小菜——打造了一个汇丰股东团,起诉汇丰的经营失误,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已经开始香飘全港了。

最让媒体和大众跌碎一地眼镜的是,那个曾经做为汇丰打手,冲锋陷阵地在股市上狙击香江电灯的“拆骨专家”刘峦雄,现身说法,以近乎“污点证人”的身份,道出了种种内幕,甚至还火速出版了一本书,以实例阐述了资本市场层出不穷的光怪陆离。

这下子,刘峦雄又出名了,不过不是以股市狙击手的方式,而是以作家的形式,甚至还在香江证券联合交易所所在的交易广场,开了签售会,吸引了大批围观者。

报纸上刘峦雄戴着眼镜、运笔如飞的照片,让人纷纷议论——这家伙赔得拆自己的骨头都还不起了,怎么转行,干起了爆料的行当,就不怕惹恼了大人物,引来杀身之祸?

但实际情况却是,顶着一道崭新光环的刘峦雄,安全得很,他的书更是畅销到了港外,而港内不分高低贵贱,很多人的案头,都摆着其用血泪史谱写的大作。

不难想象,刘峦雄的爆料,越发地印证了汇丰的种种不当做法。

不过,港府态度含糊地表示,不打算追究汇丰的责任。

十月股灾后,恒生指数辗转下跌至12月上旬的点,总算是触到了谷底,而相比于之前的最高位4000多点,直接被砍掉了一半还多。

由此可见,香江资本市场受到怎样一种重创。

港府便是以此为主要借口,认为香江经济秩序的恢复,离不开汇丰这个准央行——大局之下,不宜节外生枝。

这个论调得到了不少华人精英阶层的支持,其直接反问——把汇丰搞倒之后,留下来的空白怎么填,指望那些此起彼伏不断倒闭的华资银行么,还是让代表大陆的中银顶上来?

尤其当汇丰避无可避地承认自己犯了小小的经营失误,并和港府金融事务科签下了所谓的“新会计安排”,即在港府外汇资金开设一个港元账户,保持余额数量不少于整个香江银行体系内所有其它银行结算账户总净额,这个群体更是大声疾呼,“汇丰要放下央行的责任了,香江怎么办?”

唐焕对此反应很是无语——尼玛,当奴才都当出依赖性了,真是没办法。(未完待续。)

第0779章 汇丰被唐首富赶出香江

明天早上发全文。已经打开本章节的起_点或q_q手机客户端,到时候可以在目录界面长按章节名,重新下载即可。

……

汇丰打出的这张“新会计安排”的牌,充分反映出了其曾经享受到了多么大的特权,即对整个香江银行体系的结算余额的控制、支配、免息使用。

这个土财主为什么如此牛掰?就是靠着诸如此类的特权,以及包括持股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一在内的一整套防御体系,练到了金身不坏的境界。

可以说,只要汇丰不作死就不会死,能够影响到它的因素,估计只有政_治层面的风险了,而且还是和中国这种有自己一套价值观和行事准则的主体打交道。

即便如此,汇丰也可以做到有条不紊地从香江撤退。

可它偏偏真的作死了——千方百计地想要踢走混进英国远东商业利益集团的唐焕与勤和,而且还挑在了1987年下半年这个时间段发动了全面进攻,结果全盘计划落空,还大伤了元气。

汇丰曾经一度安慰自己,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的勤和,为了自保,到处筹钱,日子也好过不了。

没想到,唐焕狠狠地捅过来两刀,不但成功抽血,找回了损失,似乎还大大地赚了一笔。

这种情况下,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汇丰,在决定是否放弃“新会计安排”所涉及到的特权的过程中,不是一般的痛苦。

毕竟,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一下子就吐出去了几十亿美元,汇丰纵然有上百年的底蕴,也吃不住劲了,自然而然地越发留恋任何掌握在手里的特权,好让目前身体发虚的自己“进补”一下。

虽然国际化之路,必然导致这些特权迟早都要被放弃,但具体的节奏,理所当然地完全能够任由汇丰这个当事者,去酌情考虑如何推进,可惜它把自己逼进了死角。

唐焕笑嘻嘻地送过来两盘精心烹制的菜式——美国海洋银行和英国米特兰银行,除了让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