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部分 (第1/4页)

对这个结果始料不及的港府,这个气啊:你一个穷鬼,有什么资本来趟浑水?

感觉自己被羞辱了的扶南,二话没说,撤走了设在香江协助接收难民的所有机构:既然如此瞧不起人,那这个人道义务,我不尽了。

有些傻眼的港府,只能嘴硬地表示:无所谓,大不了再多预备一些米,养着那些难民便是了。

至于审讯工作,只能在缺少李福兆这个核心人物的情况下,不尴不尬地进行着。

不过,有一点必须承认,李福兆真的彻底出局了。没了他的香江证券市场,开启了新的篇章,一个时代结束了。

对此,李福兆在庆幸自己仍是自_由身之余,也不免万分失落——他辛辛苦苦打造了十几年的李氏王国,就这么分崩离析了。

唐焕安慰道:“李生不必过于忧心。要知道,距离香江回归也就不到十年的时间了,到时候局面必然发生变化。甚至不用等那么长的时间,香江就会对你重新敞开怀抱了。”

李福兆叹了一口气,“希望我能活到那一天,不要客死他乡才好。”

唐焕正色鼓励道:“李生正是大展宏图之际,何必如此灰心?如果回香江去当阶下囚,那才是真的白白误了有用之身,简直暴殄天物!虽然扶南现阶段还不具备推出证券交易市场的条件,但李生仍然可以在这里成为融资领域的开山鼻祖。相信用不了几年,李生除了是香江股坛教父之外,还会成为扶南股坛教父。”

首富先生的口才,效果比兴奋剂还明显,蔫了吧唧的李福兆,顿时精神振奋起来,当即朗声大笑道:“能够得到唐生如此重视,我感觉自己仿佛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又回到了当初创建远东交易所的岁月。”

唐焕也跟着笑道:“李生这样的大才,不管到了哪里,都注定会青史留名。”

“那也要有唐生的抬举才行。”李福兆礼尚往来地恭维了一句后,正色说道:“锦畅、锦阁这两个孩子天资聪颖,又对资本运作很感兴趣,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收他们做关门弟子,大本事不敢说,亲身经验还是有不少的,我愿意倾囊相授。”

出身于大家族的李福兆,虽然接受的是地地道道的西式教育,但行事作风还是封建的老一套长幼有序,这在此前香江证券联合交易所里存在的那个李氏王国上,便有着鲜明的体现。

这一代人的价值观,有时候可以把兄友弟恭的团结程度演绎到难以理解的地步。

比如王咏庆、王咏在兄弟便是如此,后者可谓终身以兄长为尊,甚至原本时空过世后,下葬地点也顾及长幼伦理,特意设于王氏家族墓园王咏庆墓园左后方陪伴,占地更为王咏庆墓地的一半。

所以,唐焕能够理解李福兆郑重其事的思维方式,于是欣然应允道:“李生看中犬子,那是他们的福气,正好邱德拔、王咏在也在,我请他们做为拜师仪式的见证人。”

虽然李福兆嘴里谦辞着不必那么麻烦,但眼里的神色却出卖了他心里是如何千肯万肯。

显而易见,有了这层正式的师徒关系后,最明显的眼前好处就是,李福兆在扶南不再是简单的避难者了,随之心态不用像风筝似地飘飘荡荡、没有着落。

既然大家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那唐焕也有必要把关于锦畅、锦阁的一些私密情况,做进一步交代,“不瞒李生,锦畅、锦阁这对双胞胎,是我最年长的孩子,他们的母亲是邓俪珺,一位个性很强的女士,管教严厉,所以两兄弟呆在扶南的时间会比较有限。”

李福兆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之色后,开明地摆了摆手,“无妨。不说锦畅、锦阁一点就透的聪明劲,有些东西全靠悟性,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没必要把他们兄弟一直栓在我的身边。”

就这样,一场隆重的拜师仪式,在邱德拔、王咏在两位商界大佬的见证下,开始了。

李福兆接过了锦畅、锦阁双手奉上的茶,脸上乐开了花,连声说道:“乖。有了你们这样的徒弟传承衣钵,我可是有奔头了。”

一场皆大欢喜之后,对哈努克市的视察继续进行。

税务、银行、邮政、交通、电视广播、影院、教育、孤儿院……唐焕这个幕后金主,逐一系统检查着。

头一次来这里的李福兆,不无惊奇地发现,原来除了勤和一系之外,恒生银行、新鸿基银行、寰亚电视、梦工厂……等等香江品牌,都已经在这里扎下根来。

明天早上发全文。已经打开本章节的起_点或q_q手机客户端,到时候可以在目录界面长按章节名,重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