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部分 (第1/4页)

支持更多类型的cpu,也是五代方圆个人电脑研发周期远比之前几代长的一个原因。

之所以如此的格局,完全是因为市场发展的需要普通个人电脑之前在实时性、低功耗等特殊应用方面,表现确实差强人意。

当然了,英特尔和摩托罗拉在方圆个人电脑平台上的既有地位,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毕竟其cpu从设计之初,便是面向通用领域。

虽然研发投入巨大,但在已经一统江湖的情况下,足以“好饭不怕晚”,进而直接进一步扩展了方圆个人电脑标准的生存空间大大小小的厂商,没必要削尖脑袋地在同质化的市场上厮杀,而是以应用为导向,各自寻找自己擅长的领域,精耕细作。

与此同时,cpu厂商在研发进度上的波折,也不至于影响到方圆个人电脑的整个大局。

就拿英特尔最新的这一代微处理器来讲,p5版本奔腾,今年春天开始测试,计划夏天参加展览,秋天发布,结果因为设计问题,不得不放弃了展览,好在发布时间如期举行,没有耽误五代方圆个人电脑的推出进度。

摩托罗拉的表现还不如英特尔其68000微处理器家族中与intel_80486竞争的同一代产品为mc68040;现在和英特尔奔腾竞争的产品叫做mc68060,直接把mc68050这个代号跨越过去了,还美其名曰为,以此显示自己产品比竞争对手优秀。

首富先生怎么可能被这种小把戏蒙蔽摩托罗拉分明就是在研发计划上出了岔子。

在摩托罗拉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福?高尔文过来拜访的时候,唐焕直接皱着眉头问对方,“我怎么听到一个风声,mc68060将会是68000家族微处理器的最后一代产品了?”

“我正要向你解释这件事情。”克里斯托福?高尔文歉然道:“摩托罗拉准备将微处理器产品线的重心,由cisc架构的68000家族转到前景更好的risc架构88000家族上,希望哲儒能够在操作系统级提供代码迁移服务。”

唐焕面露不悦地说道:“我怎么感觉摩托罗拉对微处理器产品的规划,越来越混乱了68000家族cpu一直在方圆个人电脑平台上表现优异,难道就因为一个胜负难料的cisc和risc之争,便决定放弃了?”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88000家族从1988年推出第一款实现新架构的微处理器mc88100后,便反响平淡,结果你们非但没有认真检讨,还跑去和ibm联合研发什么power,这是打算新坑也不填上么?”

“唐,你要理解,微处理器业务只是摩托罗拉的一个部门。有时候,它要服务于大局,比如通信业务需要发射卫星,而卫星上需要更先进的risc微处理器。”绅士风度十足的克里斯托福?高尔文,不紧不慢地解释道:“我这次来,主要目的就是谈通信方面的合作。”

“愿闻其详。”吐槽完毕的唐焕,不动神色地点了点头。

事实上,在通信领域大展身手的摩托罗拉,开始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微处理器业务漫不经心,早就被首富先生看到了眼里。他之所以制造压力,只是一种惯常的姿态。

摩托罗拉从高尔文家族第二代的鲍勃高尔文,过渡到第三代的克里斯托福?高尔文,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具体情况简而言之就是,只比唐焕年长五岁、同属1950年代生人的克里斯托福?高尔文,威望不足,镇不住场子,于是一些决策难免出现纰漏。

不过,这是别人的家事,摩托罗拉那么大,内外利益纠缠错综复杂,连创始人家族都搞不定,唐焕才不会讨人嫌地凑上前去指手画脚,仅从合作角度出发,抱怨几句就算了。

“想必,唐对摩托罗拉的铱星系统计划,已经有所了解了。”克里斯托福?高尔文不无炫耀地问道。

这种利用低轨道卫星群实现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的方案,在1987年由摩托罗拉公司提出后,便大受追捧,经过几年紧锣密鼓的理论验证,很快在1990年6月公布于众,并于同年12月向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提出许可证申请,就在今年9月得到了其所颁发的许可证。

“那是当然。摩托罗拉好像已经得到了联邦通讯委员会发出的许可证了。”唐焕玩味地一笑,“怎么,你来找我,就是想谈该领域的合作?”

铱星系统这个原本时空里大名鼎鼎的经典商业失败案例,首富先生当然不会忘记,早在私下里便进行过相关技术研究。

他没有执着于此类覆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