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1/4页)

到10万日元的价格出售,售价下降1/3之多,很快便占领了市场。 到了50年代中期,日本社会形成一股仿效美国式文化生活的浪潮,家庭生活追求丰富多采、便利充足。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被称之为“三大神器”。因此,三洋电机如果要成为第一流的家电制造商,还必须把目标瞄准到电冰箱上。 1957年4月,生产冰箱的三洋淀川工厂开始开工。他们突破了当时电冰箱的插销拉门,而改用磁性门封,从而避免了小孩子贪玩被闷死在电冰箱的惨剧,再一次风靡整个日本,从此三洋真正跨入了日本综合家电制造业。 1961年夏天,日本掀起了一股空调机热。三洋公司及时推出了独创的分体式空调。后来又推出了冷暖两用空调,一改以往空调只有制冷功能的观念,使空调机几乎成了一年四季都在使用的生活必需品。 在建立后短短10年内,三洋敏锐地把握市场的脉搏,不断创新,出奇制胜,为“创造新生活”连续走出蜚声全社会的4步妙棋,生产出新型的收音机、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机,从而奠定了在全日本家电行业中领先的地位。 正如“三洋”的含义是面向三个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井植薰在香港、台湾、加拿大、巴西、美国等地建立了分公司。到80年代末,三洋在世界各地已经拥有101家从事制造或销售的子公司及孙公司。三洋电机海外企业的直接生产销售总额为5000亿日元,雄踞全日本榜首。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横跨三大洋的跨国集团公司。&nbsp&nbsp&nbsp&nbsp

三洋之魂(3)

“造人”艺术 井植薰在他的著名著作《成功源于探索》一书中,第一句话就说:“何谓经营之本?我认为是造就人。”重视人的作用,本是松下公司的经营思想。井植薰从“松下”出来时将这一思想带到了“三洋”,并加以发展完善。他认为,一家成功的企业,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造人”是比造产品更重要的事。只有“制造”出优秀的企业人才,才能由这批优秀人才去开发、制造、推销优质的产品。 要想造就他人,先得塑造自己。井植薰响亮地提出“制造社长”、“制造总经理”的口号。因为一个劣质的总经理是不可能塑造出优秀的员工。只有严于律己才能纠正别人。在自己的公司,他必须做得比每个人都好。井植薰每天上午去公司上班的时间可以精确到秒的程度。天长日久,公司大楼的门卫竟然把他当成了标准时钟,每当他的身影出现在公司大门前,门卫就会有意无意地伸手看自己的表,有时嘴里还会说“今天我的表怎么慢了一分钟”。他这种持之以恒地严格遵守公司纪律的做法,为全体员工起到了一个良好的表率作用。 “24-16-8”工作制,是他喊出的又一个口号。他认为,董事以上的干部要具备24小时都为公司工作着想的觉悟,对工作一定要“走火入魔”,时时刻刻为公司操心,甚至晚上做梦也要做公司的梦。对一般管理干部,则要求每天为公司干16小时,除了晚上睡觉做梦可以悉听尊便外,其他时间都必须思考公司的工作。至于一般职工,则要求工作8小时,只要上班时间考虑工作就可以了。 在三洋公司,井植薰还有一个长长的外号,叫“一个月出差48次的人”。为了学习最先进的技术,他常常一天之内走访几个国家,连休息都谈不上了,更别说去这些国家观光、旅游、购物了。 井植薰的“欲善人,先律己”的观念,已被三洋全体员工所接受。一位领导人员只有“塑造自己”,才有资格去“造就别人”,造就部下,并由他们去造出优秀的产品。只有当部下都成为优秀的人才时,他才会懂得如何造就自己,才能去造就他们的部下和周围的人。这样下去,就有更多的优秀的人和优秀的产品被造出来,企业才能迅速发展壮大。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三洋才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创造出这么多的奇迹! 成功秘诀 冷峻无情,以打败老师为快。 先律己,再律人。&nbsp&nbsp&nbsp&nbsp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惠普创始人(1)

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 财富档案 著名公司“惠普”的创始人之一,硅谷创业的###人物,一代产业巨子,将一个小公司发展到全世界第三大电脑公司,曾担任过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树立了著名的“惠普之道”。 企业类型 电脑业。 成长记录 1983年,著名的美国纽约专栏作家弥尔顿曾这样写道:“如果你在惠普公司工作,那么你昂着骄傲的头到处走动的心情是可以被大家理解的。这家加利福尼亚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