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 (第1/4页)

这日,刘备在帐中聚集了手下的文武将士,待两旁参见一毕,刘备问道:“众位,备命人前往宛郡催粮,至今已误期一天,不知此为何故?”

一旁关羽道:“叔至(陈到)是我军中的一员骁将,不但武艺高强,而且精通兵法,应该不至于出什么差错,也许是什么原因耽搁了吧!”

陈到和陈宫分别为关羽镇守宛郡的左右手,关羽见刘备语气有些不善,知道延误粮草之罪并不是好受的,连忙为陈到辩护道。

刘备知道关羽的意思,只是对他微微的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下去。

陈宫这时突然产生一股不详的预感,想道:“陈叔至办事谨慎稳重,运送粮草不至于会延期,难道真的发生了变故?”想着,便说道:“主公,还是谴使者再去催一催比较好!”

刘备点头答应。

又过了三日,粮草迟迟不到,刘备也觉得有些不妙起来。

当即派出两路探子:一路去汝南郡,一路去宛郡,众文武就在营中等候回报。至十一月十日,两路探子毫无信息,等到一十三日,既不见探子回来,也不见大粮运来,这才引起了刘备等人的注意,众人都隐隐感到了局势发展的严重性,而这种发展趋势必定对此次的大战非常的不利。

这日,刘备正与文武商议粮草一事,突然就被厅外军卒的禀报声打断。

“启禀秦侯,折冲将军陈大人求见。”

陈到???刘备心里顿时有些不安,陈到这个时候的到来,不一定会是的好事。

“快请他进来!”刘备忙站起来,迎了上去。

走至一半,就见衣衫不整,满脸疲惫的陈到步入了议事厅,来到刘备面前。“扑通”一声,双膝跪地。

刘备面色大变,此时此刻,他早已经猜到了事情的大概,心下不禁有些骇然的说道:“叔至为何如此,先起来说话!”

陈到依旧跪地不起,泣声道:“到在将粮食运送至襄城附近,恰好遇上了糜芳狗贼,糜芳谎称自己是奉命主公之命,领兵前来助我压粮,我知粮草的重要性,便不疑有他,与其士兵合为一处。”

听到这里,刘备脸色再次大变,倒吸了口凉气,惊呼道:“备早就让子方(糜芳)去镇守汝南郡了啊!他怎么可能出现在襄城附近,备也并没有令他压粮啊!”

法正冷声道:“恐怕他已经降了曹操了吧!”

刘备失神的摇了摇头,一脸的不相信:“子方跟随备也有近二十载,备一向对他思宠有加,怎能负备。”

关羽个性高傲,生平最看不起的就是忘思负义的小人,此刻他也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丹凤眼上闪过了阵阵杀机。

刘备微微平复了心情,示意陈到继续说下去。

陈到道:“当天夜里,主公谴来催粮的官员入我营帐说糜芳早被主公遣去镇守汝南郡,不可能又领命来助到压粮。我心中起疑,就暗中布置了一下,去找糜芳探听一些消息,当我进入营帐后,就发现一个狼顾鹰视,一脸煞气的青年人已经在糜芳的帐中等候我。并劝我加入曹贼的帐下,我不从,两军就打了起来,对方的大将是夏侯渊,我不是对手,幸好我曾经当了数年的襄城太守,对这里的地型非常的熟悉,侥幸从小路摆脱了对方的追赶,不过由于被夏侯渊砍了一刀,失血过多,昏倒在路旁,后被路过的樵夫所救,耽误了一些日子,直到前日方醒。”

陈到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众人也明白了这事情的大概。

众人听陈到这样详细介绍,完全相信了这一切的事实,关羽更是气得他长髯乱飘,怒气冲天,大声喝道:“糜芳,关某决不与你甘休。”

刘备道:“来人!扶陈将军下去休息!”说罢,挥了挥手,无力的坐回了位子。

陈到走后,帐篷中一片安静,静的让人几乎产生了恐惧之感。

众人都明白陈到的这一番话代表了什么。

陈宫这时站出来说道:“主公,现在不是丧气的时候,请主公立刻谴斥候前往豫州南部探听虚实,再令关将军领轻骑前往颖川驻入城内,无论如何颖川决不可失。”

刘备点了点头,同意了陈宫的建议。

十一月十六日。

刘备大军退回了颖川郡。

颖川郡。

议事厅中一片沉默,刘备坐在中央,木然的看着殿外,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关羽手持着青龙堰月刀,关切地望着大哥,刘封拱剑而立,一脸的忧愁和不安,仿佛刘备的心情都在他的脸上反应出来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