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礁觯�褂忻怀汕椎男《�印�

守正媳妇赶紧表态,“娘你放心吧,巧兰妹妹是个厚道和气的,我们处的可好了,能遇到这样的妹子是我的福气呢,哪能不好呢。”

“娘,我们和妹妹关系一向好,妹妹有啥也没忘了我们,我们哪能做忘恩负义的人呢。”兄弟俩也表态了。

“那就好,这回真是沾了你妹妹的光了。”赵氏叹口气。

买地的事算是说好了,李青山在外边跑动着,先把闺女的女户给立了起来,要是别人家肯定不会弄这个,平白花几个大钱不是有病么。

但他家老太有文化,是个千金小姐,哪怕落魄了也是个文化人,懂得多,想的事也远。就这一个闺女李青山也是可劲的宠着,何况巧兰一向乖巧温顺,心灵手巧,很难让人不心疼。

忙活了半日李青山终于将闺女的女户给立好了,又给里长说多买十亩地给弟弟家的,里长记在心里说回去给打听问着。

巧兰对外边的事是一概不知,只安心做绣活,连做饭都不用她干了,嫂子全包圆了,这回要不是妹妹出钱买地,还不知道啥时候能买上呢。

这占了人的便宜,活自己就多干点了,张氏喜欢巧兰的性子,多干活也愿意。

何况巧兰也没有光绣花,闲来无事还教两个侄儿启蒙,背三字经孝经,这些都是以前李老太教的,要不然李家的孩子不论大小全都认字,哪怕李青山兄弟两个没有读书天分,但大字算术确实会一些的,看个文书契约啥的难不倒他们。

不然李学武咋去的药铺当伙计呢,因为他识字啊。

李青山拿着巧兰的户籍回来了,巧兰看后喜上眉梢,“原来这就是户籍啊,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呢。”

李老太也笑道:“一般女孩是不给立户的,不过咱家不一样给你立上,以后你名下的财产谁也动不了,哪怕和离也能要回来,这就是保障呢。”

巧兰自然明白这个理,深深觉得自己穿入李家真是走了大运了,虽然家里没有多少钱,但心疼女儿啊,不像一般农户认为女娃是赔钱货。

“我说一下啊,以后巧兰挣的钱出门子以前,给家里少交一些,剩下的都是她自己留着,谁也不能眼馋啊!你们要是能和巧兰挣的一样多我也让你们留着。”李老太当着大家的面说明白。

张氏却觉得不能这样占小姑子的便宜,“奶奶,家里等那二十亩地拿回来也是一起用的,想来小姑子一个人也吃不了十亩地的粮食,说来这已经是占便宜了,银钱就让巧兰自己留着攒两个嫁妆钱吧。”

010章惊喜

巧兰摆着手说道:“该交的,再说我还想着咱家的院子也多年失修,想盖个青砖瓦房呢,还有我二哥也没娶媳妇盖房子,这都要钱呢。我在家等闲也不干什么活,再不交钱那能成呢?”

巧兰是真心的,她觉得李母和李老爹一家子都是和气人,对她这个便宜女儿更是好的没话说,自己也该尽尽义务才对,再说凭自己一手好绣技不愁过不上好日子。

李老太欣慰的点头,“这样吧,巧兰每个月上交五两银子,一年也是六十两呢,一家人和和睦睦的才是要紧的。”

李老太并不偏心,以巧兰的挣钱速度,交少了时日长了难免大家眼红啥的,交多了委屈了巧兰,干脆她定个调子,再多也不能了。

这话一出大家都心服口服,一年六十两在加十亩地的收成,这个闺女不算白吃白喝,谁家闺女也不如她能挣钱。

一家人商量好了以后,李青山拿着钱去买了一些糯米三合土回来,叫上老二准备修地窖,李老爹是经历过灾荒的,对地窖很是重视,房子可以破一点,但地窖一定要结实,不然粮食岂不是要遭殃了么。

请了村里刘老爹过来帮忙,刘老爹就是城里开杂货铺的,他家就是村里第一户盖青砖大瓦房的。

这回要弄两个大地窖,因用的材料好,备了糯米跟三合土,这样修出来的地窖非常结实耐用呢。

刘老头带着儿子一大早就来了,“李叔,您这是从哪来啊。”他吆喝着跟李老头打招呼。

“去捡粪了,你们来了,劳烦你们给帮忙了。这虎子吧,越来越精神了。”

“李爷爷好,都弄起来了么,我干点啥。”刘传虎是特意请了假过来帮忙的。

和李家人打过招呼之后,男人们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女人们则负责做饭,巧兰也跟着打下手。

刘传虎过来和巧兰说话,“你身体好点了么?我给你带了些糕点,你也尝个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