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部分 (第1/4页)

儿孙们的引导和教养作用可不是用钱能买回来的,将来咱家孩子也能获益良多,这才是真正咱们缺少的底蕴呢。”传虎也是感慨良多。

“是啊,我最佩服的就是长辈们的学识和一辈子为人处世的经验了,这些东西可不是用钱能换回来的,这对咱们儿子还有家里的孩子教养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不说跟着啥人学啥样,跟着疯婆子跳大绳么,有好的教养孩子的水平也不一样了。”巧兰也是深以为然。

“这回李叔回来了,咱们这就能好好打点一番了。”传虎也是有心大干一场的意思。

以前还觉得早点晚点其实无所谓了,钱也挣不完呢,但现在传虎就想法就变了,已经不再是为了挣钱而做这些事了,全都是为了栓子,这些积累的不仅仅是财富,而是贵圈的人脉,是孩子将来的一点点机会和敲门砖,当然这并不能表示栓子就高枕无忧不用努力了,但起码比别的孩子多了些入门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传虎后来松口回到西北的重要原因,别人他也不认识,他能做的就是回到西北继续打拼,为孩子的将来积攒点自己能为他挣来的人脉机会,给自己的孩子多留点东西。

“嗯,李叔的水平确实比其他人都要强很多,说话办事都特别有水平,让人听了心里都觉得很舒坦,又不是爽朗大方,有这样的人带着办事都轻松利索很多了。”巧兰也会接触了李爷爷后,从各方各面感觉到世家的底蕴绝不是锦衣玉食这些个表面东西。

而更多的是为人处世,孩子们接人待物的教养和自身学识,这些都是家长老人们引领教导,甚至孩子们对未来前途也有着清晰的认知,这些都不是寒门子弟光靠读书能学到的。

清远已经开始跟着李爷爷学习如何辨别朝堂是非的本事了,李爷爷一直都有接到京城信件,对朝堂之事依旧了然于胸,这些信件清远和清刚已经经常能看到。

李爷爷给他们看了信件后,会随时根据心情要他们写一篇策论,或者针对信件隐晦的意思进行点评,要说清楚是什么意思,分析一下这里面有什么情况,分析一下朝堂现在的形势,这些教导书里可不会有。

清远和清刚占了大便宜了,这些书院的孩子和他们已经落下了不小的距离了。

就连不懂事的栓子学的都是鬼谷子算学作为娱乐教学了,这些都让巧兰叹为观止,这才是她一心期盼家中孩子们能学到的东西。

“家里来信了,你瞧,清远明年要考举人了,李爷爷的意思是试一试,若是考中就去游学,去江南沉下心学个二三年感受一下江南学子的水平和自身有什么差距没有,另外就是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看看多实践,不能死读书。清刚落榜不是坏事,后年可以继续考秀才,同样举人后出去游学,他们的年纪和阅历承受能力也都差不多了,出去也可以放心一些了。栓子对算学很有天分,李爷爷特别高兴呢。家里长辈们都很好,身体也没什么毛病,李爷爷的身体也有所恢复,张爷爷说只要不在过于忙碌辛苦,这样好好养着身体基本没问题,还可以再活二十年呢,呵呵呵!”

传虎听了露出笑容来,“那是好事啊,还有么?”

他听了家里的信件,整个人的眉眼都放松下来,眼里带着光亮,气息都柔和了许多。

“还有爹的身体杠杠的没毛病,每日早起都带着栓子跑步打拳训练呢,说栓子力气又便大了,那天和琪哥玩耍,把琪哥一掌从地台上给推下去摔了个跟头呢,小皮球一掌就拍碎了,老爹说已经写了信给朋友了,说是给栓子请个更好的武师傅过来,教导栓子,害怕自己耽误了栓子呢。还有叔和婶子身体也好着呢,就是忙家里的那点事,婶子负责照顾三娘,三娘肚子也显怀了,对了让我问你,三娘说闲着也是闲着,等出了月子想帮我打点农庄和茶园的事呢。”巧兰笑语嫣然的问道。

“你说什么?帮你打理茶园和农庄?”传虎斜着眼睛看着巧兰,面色带着讥嘲和不屑。

这个表情让巧兰愕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第786章提醒

巧兰顿了一下,然后开口,“你不答应我去回绝,不用你说,免得你们兄弟不合,我的产业我来说就行。”

她没打算让三娘插手,因为茶园一直是刚子兄弟一家子在打理,人家兢兢业业,账目十分清楚,和几个村子种茶的人都是多少年老人老关系了,彼此都很熟悉,随便找个熟识的老人引荐一下,都知道刚子一家子,这做事就很便利了,怎么要都会给刚子母亲一点脸面了。

贸然换人进去插手刚子的账目,让人家怎么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