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然而,坐在香港国际机场的休息室里,不知怎么,我想起的既不是中日关系本身,也不是地区战略格局,而是临行前一位日本外交官对我说的一句话:“日本这个国家缺乏战略。今天日本所有的战略都是围绕着美国转,也许近几年还有中国因素。”无论这句话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些许情绪,但这句话似乎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日本的现实或困境。

其实,环顾今天全球的许多国家,缺乏战略的又岂止日本一家?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都缺乏战略,或曰缺乏治国的大方略。许多国家只有小战略,没有大战略;或者说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

坦率地讲,这些国家中,也包括正在崛起的中国。

一、当下中国的战略困境

当然,从思想史的角度说,谈论国家战略的时候,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尤其是我们谈论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家战略。人类历史上,曾经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在缺乏启蒙和集体精神世界成熟的基础时,一个奢谈战略的国家,往往会走上歧途,19世纪的欧洲和20世纪初的日本都曾有过这样的惨痛教训。

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没有战略,有点类似今天的欧洲没有战略。至少对今天的欧洲来说,没有19世纪那样的“战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今天的欧洲人不再以超级大国为追求目标,而是甘愿以二流的国力和军力,换来这块土地上永恒的和平、自由、民主和均富。

这样的境界,东亚的人们也许要到一百年以后才能真正达到。那时,也许历史会印证2012年我的这个预言。

今天的中国有战略吗?

我们谈论的战略不是一个国家处于上升期的骚动和盲动,而是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大国发展真正应该具有的方向,以及这个国家一旦遇到危机时的处理方式。它不但包括国防、经济、金融、能源战略、粮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战略,而且也包括长期的发展方向。

第一章 中国的战略反思(2)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有战略一定比没有战略要好,因为这样的国家无论在应对中短期的危机和挑战时,还是在面对长期的发展方向时,始终是清醒、自如、沉着和稳健的。

然而遗憾的是,今天的中国距离这一步却十分遥远。每一个从事新闻工作的人,甚至每一个稍微关心时政和国家命运的人,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

今天的中国,首先面临的不是长期的发展战略,而是中短期如何应对危机和挑战的问题。这几年,充斥在中国民间的一股情绪是对中国缺乏战略的严重不满。在这方面,今天的中国可谓充满困境,用“内外交困”来形容可能是言重了,但问题的严重性却丝毫不能忽略。

中国的新兴问题——海洋争端。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2011年5月26日,在南海主权纠纷史上,恐怕是会被以后的历史学家不断提起的一天:这一天,中国海监船与越南有关方面的船只发生了冲突。据外电报道,在冲突过程中,南海海底的电缆被中方人员剪断……

三天后,越南外交部女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神情严肃地表示:“越南海军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越南利益。这是南海冲突发生后,越南方面第一次将军事解决方案公开提到了全球媒体的面前。南海,刹那间让人闻到了战争的硝烟。全球的媒体都将注意力转到了越南的对立面——中国身上。

事件发生四天后,我出发前往新加坡,参加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第十届“东亚安全峰会”(俗称“香格里拉对话”),并与同事一起参与对这次会议的报道和评论。这已是我第五次采访此项会议,也是第三次作为“香格里拉对话”的正式代表,出席这一亚太地区迄今最为重要的安全与战略二轨对话会议。

从2007年开始,我们就是“香格里拉对话”的常客;而且我们每一年都要在这里与美国、中国和周边地区国家的高级军事领导人有一些非正式的约会、谈话或专访。虽然如此,但这一次前往新加坡时,我们的心头还是稍稍有些异样和紧张,原因就是中越在南海问题上刚刚爆发的冲突,以及越方首次将这一问题提到军事解决的高度。

谁都知道,这两个曾被誉为“同志加兄弟”的国家,在友好氛围的水面下,其实涌动着一股渐渐充满敌意的暗流。这股暗流,加上两个国家三十多年前爆发的那场大规模边境武装冲突,让人对中越在南海问题上的军事冲突可能性尤其敏感。

这里更为深层的背景是:中国与东南亚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